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79512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4-27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学科课时计划主备人:李欣璐总序号__2_____课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型新课教师杨立华第1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理解杨花、子规、明月三个意象的文学内涵。 3、把握诗意,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4、体会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杨花、子规、明月三个意象的文学内涵。教学准备PPT课件教法学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探究法集体备课个人备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学生活动导入部分以“解题”的方式导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你从题目中
2、知道了哪些信息?由学生自由回答如:知道了人物王昌龄知道了王昌龄被贬官“左迁”知道了他们相距很远知道了这是一封信追问:这是谁写给谁的一封信?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一封信?引出作者和背景。围绕题目设计主问题:1.王昌龄在什么季节左迁龙标?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除了季节你还感受到什么?2.龙标在何处?你如何知晓?3、听闻他被贬的消息我有何反应?从哪里看出来的?一、导入(一)、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诗歌是唐代文学艺术的代表形式。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期。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诉说悲欢离合,歌唱远大理想,揭露社会黑暗,赞美大好河山,总之,唐诗反映了当时
3、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诗,领略一下唐诗那醉人的风采。(二)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2、理解杨花、子规、明月三个意象的文学内涵。 3、把握诗意,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4、体会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二、朗读诗歌: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全班同学齐读。指名读。全班再次齐读,加深体会。三、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
4、、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三、背景介绍教师激情导入,介绍唐诗相关知识,学生聆听。教师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提示朗读语调和情感,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要读出抑扬顿挫。教师展示大屏幕指名学生读学生了解作者教师出示课件。一名学生读,其他同学听读,了解写作背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
5、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四、理解诗意1.结合书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翻译古诗,画出疑难问题。小组合作展示诗句翻译,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五、诗歌研读,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1、你从诗的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2、指名读,思考:(1)第一句写了什么景物,分别有什么作用?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2)你从哪句诗可以看出这
6、龙标被贬之地及其偏远?(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六、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借月表达相思的诗句?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能够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积累一首李白的诗。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去做:1.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2.不能解决的难点作好记录,在班上交流3请同学讲述诗歌内容。(请一位同学读一句,同桌用自己的话讲述一句。).老师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概括主旨,书写板书。学生积累名句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认真纪录作业。教学后记
7、成功之处:1、导入不拖沓,直接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诗歌的乐趣。2、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3、围绕题目“左迁”设计主问题,紧紧抓住人物的情感线,便于理解诗歌的情感。不足之处:对于文中的易错字“到”没有特殊强调,导致在默写环节出现错误。改进措施:对于易错字要特殊强调,理清诗意,帮助学生强化记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