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现象》教案1

《1.电现象》教案1

ID:37977565

大小:1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27

《1.电现象》教案1_第1页
《1.电现象》教案1_第2页
《1.电现象》教案1_第3页
资源描述:

《《1.电现象》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电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起电,并能解释有关现象。2.知道什么叫电源和电源的作用。3.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会用验电器判断物理是否带电。4.电荷量的定义及单位,中和定义。5.能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物体在摩擦时为什么会带电。6.摩擦起电的实质。7.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8.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得出正负电荷及相互间的作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此节课的学习使得学生更加热爱自然。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种电荷规定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原子结构理论解释物体在摩擦时为什么会带电;理解电流是电荷定

2、向移动形成难点: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摩擦起电的实质三、教学用具橡胶棒、玻璃棒、绸子、皮毛、纸屑、验电器。四、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一)引入新课演示实验:用绸子毛皮在玻璃棒、橡胶棒上摩擦几下,然后反棒靠近纸屑,头发等轻小物体。现象:棒能吸引轻小物体。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摩擦起电。(二)进行新课1、静电现象(1)摩擦起电的定义及解释有关现象。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2)两种电荷。实验现象:玻璃棒(绸子)靠近玻璃棒(绸子)会排斥。橡胶棒(皮毛)靠近橡胶棒(皮毛)会排斥。橡胶棒(皮毛)靠近玻璃棒(绸子)会吸引。分析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并规定为正电荷、负电

3、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验电器原理: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性质制成。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可判断带电体的电性(作解释)。(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Q)。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基本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库仑,作为基本电荷。(5)摩擦起电的原因: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就容易失去电子,使跟它相摩擦的物体得到电子,②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讨论: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什么电?(正电)。为什么带正电?(玻璃棒与丝绸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4、较弱,在与丝绸摩擦时,因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带什么电?(负电。)为什么带负电?(玻璃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带什么电?毛皮带什么电?为什么?(略)(6)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正负电荷分开。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说明:由于南方天气较潮湿,所以实验前必须把器材烘干,可能电吹风即时吹即时做才能见到效果,否则摩擦起电将做不了。一.复习:提问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球带什么电?金属箔片带什么电?提问2

5、:验电器是通过什么方法带上电的?3、电流(1)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引导同学思考:小灯泡持续发光,表示有持续电流通过小灯泡的灯丝。你能否通过上述实验找到维持小灯泡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必须有电源②电路要接通(合上开关)。(2)电源1)电源作用:是提供持续电流,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常见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3)介绍干电池和蓄电池:干电池、蓄电池上有正极和负极,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从外表看,即为带铜帽的一端;负极是锌筒(展示干电池剖面实物)。蓄电他的正、负极通常用“+”“一”号标在电池的上部。(3)电流方向的规定:电荷有两种,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

6、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那么规定:正电荷的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4)在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在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负极流向负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