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73987
大小:1.24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04
《安装及验收规范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广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直线电机车辆叠片式感应板安装及验收规范技术文件名称广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直线电机车辆叠片式感应板安装及验收规范代号RR004-000-000AZGF版本A2.0编制:校核:审核:批准:会签: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第17页共17页广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直线电机车辆叠片式感应板安装及验收规范目录1.范围32.名词定义33.感应板安装前的轨道条件34.安装及验收45.其他12附表113附件一:感应板规格及参数14附件二:感应板高度测量仪主要参数表16附件三:预置套管的操作规程和要求16
2、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第17页共17页广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直线电机车辆叠片式感应板安装及验收规范1.范围1.1本规范适用于广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正线和车辆段的感应板安装、监理和验收工作,也可用于感应板的铺装设计及相关的轨道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1.2本规范依据广州地铁轨道设计与施工标准,车辆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和相关接口会议纪要,感应板铺装设计图纸编制;1.3本规范配合感应板铺装图纸使用,作为感应板安装验收的整体内容;1.4本规范主要分两部分:轨道条件、感应板安装及验收。2.名词定义“标准值”:即指轨道和感应板安装的绝对理想数值;“推荐值”:
3、即指轨道和感应板安装的相对理想数值;如能达到或优于此值,说明本项目的验收质量为优良级;“最大值”、“最小值”:即指在轨道和感应板安装中,因制造和施工误差等原因,无法达到“推荐值”时,允许的最大和最小量;3.感应板安装前的轨道条件感应板安装在轨道的轨枕上,其道床设计结构主要分为;地下线长枕式整体道床、地面线碎石道床、高架桥板式轨道及在道岔区、小曲线线路地段使用合成轨枕等。预制混凝土道床板使用预埋套管结构,合成轨枕使用螺纹道钉现场紧固方式。3.1预制混凝土道床(板)安装面的高度以及轨枕间隔控制在下述公差的范围之内;3.1.1.一般线路段感应板安装
4、基面至60kg/m钢轨顶面的高度,应控制在218±2mm的范围之内,即标准值为218mm,最大值为220mm,最小值为216mm。同时要求在铺设轨道时争取尽量将该公差控制在±1mm的范围,即推荐值为217mm至219mm;3.1.2.一般线路段感应板安装基面至50kg/m钢轨顶面的高度,应控制在187±2mm的范围之内,即标准值为187mm,最大值为189mm,最小值为185mm。同时要求在铺设轨道时争取尽量将该公差控制在±1mm的范围,即推荐值为186mm至188mm;。3.1.2.轨枕间距:轨枕间距按625mm标准尺寸铺设,在感应板前后对
5、接处的轨枕位置,应严格控制前后间隔尺寸,公差必须在+25mm、-10mm的范围之内,并应避免出现连续正公差或连续负公差。感应板标准规格为其两种长度模数(1.25m、2.5m)。对于每根轨枕之间的间隔并不规定公差,只要求将感应板对接处的轨枕之间间隔的公差设定得尽量小,以便防止每根轨枕间隔的公差累积而导致超过上述公差范围。板式道床的尺寸控制是控制预埋套管位置的尺寸。3.1.3.经过以上间距测量合格的轨枕,通过有效标识办法,在轨枕上标示出来,特别是铺设起始轨枕的起始点标识,一定标示,以便感应板安装;3.2..一般线路段,安装感应板所用预埋套管为T—
6、Φ30型螺纹增强PA66套管。预埋技术要求;3.2.1.套管预埋时其上平面不允许高出轨枕的上平面:3.2.2.套管预埋后,其中心线与轨枕上平面的垂直度为0.5mm:3.2.3.两个预埋套管的中心线与轨枕中心线的平行度为0.5mm: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第17页共17页广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直线电机车辆叠片式感应板安装及验收规范3.2.4.套管预埋时和铺设施工中为防止异物进入套管内,预制混凝土道床(板)生产厂家应封住套管口,在安装感应板紧固件前祛除。3.2.5.套管预埋在轨枕内,其抗拔力不低于60KN:3.2.6.通用轨枕的预埋套管设在轨枕
7、中心对称位置,左右尺寸为215±1mm。当线路曲线半径R≤110m时,尺寸为225±1mm。3.2.7.预埋套管的质量,由轨枕生产单位提供相关的检测报告或监理单位组织抽查。3.3轨道施工后的报告:本规范规定的技术数据和控制要求应严格得到执行,并由轨道监理部门出具书面检测报告,提交给感应板安装监理单位,作为感应板安装开始的依据。4.安装及验收4.1安装依据:感应板铺装设计图纸是安装和组织施工的重要基础和根据;4.1.1.将“感应板及感应板安装图”所示的感应板,根据“铺装工程施工图纸”,将图纸上所规定规格的感应板及铁垫板等正确地进行工艺工序分析准
8、备和配置,用规定的扣件安装;4.1.2.如难以根据上述图纸进行作业,必须向设计单位或技术负责方报告并遵守其指示;4.1.3.感应板安装和检测所用工具,见附件二;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