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给查苏利奇_复信草稿_中的农业公社问题_沈斌(1)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_复信草稿_中的农业公社问题_沈斌(1)

ID:37951409

大小:351.33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03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_复信草稿_中的农业公社问题_沈斌(1)_第1页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_复信草稿_中的农业公社问题_沈斌(1)_第2页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_复信草稿_中的农业公社问题_沈斌(1)_第3页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_复信草稿_中的农业公社问题_沈斌(1)_第4页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_复信草稿_中的农业公社问题_沈斌(1)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给查苏利奇_复信草稿_中的农业公社问题_沈斌(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克思给查苏利奇《复信草稿》中的农业公社问题沈斌【提要】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是研究马克思晚年思想的重要文献。在《复信草稿》中,马克思对俄国的“农村公社”、农业生产的集体形式作了综合性的概述,并且在探讨人类历史上公社发展阶段的同时,提出了“农业公社”的概念。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经常把“农业公社”与“农村公社”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认为马克思所说的“农业公社”的特点就是“农村公社”的特点。这不仅不符合经典作家的原意,而且也影响到人们对公社发展阶段的认识。本文认为,《复信草稿》中的“农村公社”与“农业公社”是不能简单等同的两个概念,“农业公社”的提法是马克思的一种新的理论尝

2、试,但其本身并不成熟,马克思最后放弃了“农业公社”的提法。【关键词】农业公社农村公社查苏利奇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及《复信草稿》写于1881年2月底至3月初,原文是法文,1924年被翻译成俄文第一次发表于前苏联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1955年张广达、何许根据俄译本翻译和校订了《复信》和《复信草稿》,第一次以中文发表于《史学译丛》第3期①,1963年12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9卷出版,收入了从俄文转译而来的《复信》和三个草稿②。《复信草稿》中译本的出版引起了学界的广泛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学者都依据《复信草稿》研究历史上的公社问题,但几乎所有的学者都

3、把马克思在《复信草稿》中提到的“农业公社”、“农村公社”等同起来,认为马克思概括的“农业公社”的三大特征就是“农村公社”的特征。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学者在研究公社问题上对马恩著作的极大误会!马克思在《复信草稿》中并没有把“农业公社”与当时意义更为宽泛的“农村公社”等同起来,“农业公社”概念是马克思在吸收科瓦列夫斯基研究成果基础上的一种理论尝试,“农业公社”的理论其实并不成熟。①《史学译丛》第3期,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25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68—269、430—452页。笔者按,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回信过程中共拟了四个草稿,200

4、1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25卷收入了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85年历史考证版第1部分,第25卷翻译的四篇草稿与正式复信,内容更为翔实可靠,本文引文除非注出均据此版。28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一1881年2月16日查苏利奇写信给马克思,请他谈谈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前景,特别是对俄国农村公社命运的看法,她说:“……最近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见解,认为农村公社是一种古老的形式,历史、科学社会主义,———总之,一切不容争辩的东西,———使它注定要灭亡。……假如你能说明,你对我国农村公社可能的命运以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的必然性都应经过资本主义生产各阶段的理论的看法,给

5、予我们的帮助会是多么大。”①查苏利奇就“农村公社”的问题向马克思提问,但在马克思拟的四个《复信草稿》中,除了“二稿”和“四稿”只有“农村公社”的提法外,“初稿”和“三稿”都分别出现了“农村公社”、“农业公社”的两种提法。马克思所说的“农村公社”、“农业公社”究竟能不能等同起来呢?《复信草稿》的“初稿”原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在其第二个部分里,为了回答俄国农村公社是否必然解体的问题,马克思以古代日耳曼公社等为例,“从纯理论观点”②提出并分析了“农业公社”构造上的特点。通观“初稿”全篇,马克思并没有毫无规律地使用“农业公社”、“农村公社”的两种提法,除了在这个第二部分提出并集中使用了“农

6、业公社”的概念之外,其他四个部分都采用的是“农村公社”的提法。不仅如此,从“初稿”第二部分的写作细节来看,马克思在提出“农业公社”这个概念时,明显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③他在第二部分谈到了日耳曼历史上存在过的两种公社:一种是塔西佗时代的公社;另一种则是“日耳曼部落占领意大利、西班牙、高卢等地”之后出现的“新公社”。紧接着,在下面一段话的第一句话里,马克思很可能是为了把塔西佗时代的公社区别于之后的“新公社”,他曾在“我们关于公社的生活”④这句话“公社”一词的前面先后分别使用了“日耳曼”、“农村”、“古代”三个定语,但最后都一一删去⑤。而后在比较了恺撒时代与塔西佗时代公社土地制度的不

7、同之后,他才在“由此可见,日耳曼人的农村公社是从较古的类型的公社中产生出来的”⑥这句话“农村公社”的地方第一次使用了“农业公社”的表述,但也把它删去,改成了“农村公社”。经过这样的反复酝酿,“农业公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57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60页。③日本学者日南田静真根据法文手稿很早就注意到并且论述了“初稿”中“农村公社”与“农业公社”用法的区别,本段内容参考了日南田氏的研究;但必须指出的是,本文不同意日南田氏对这两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