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51208
大小:8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3
《四上科学教学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补充下学情分析和应对措施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18.26——9.1开学报名29.2——9.8始业教育、我们关心天气239.9——9.15温度与气温、风向和风速249.16——9.22降水量的测量、云的观测259.23—9.29天气日历、总结我们的天气观测269.30—10.6国庆节放假 710.7——10.13第一单元总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810.14——10.20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2910.21—10.27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溶解的快与慢结21010.28——11.3一杯水能溶解
2、多少食盐、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21111.4——11.10第二单元总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1211.11——11.17声音的变化、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21311.18——11.24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21411.25——12.1保护我们的听力、第三单元总结21512.2——12.8身体的结构、骨骼、关节和肌肉21612.9——12.15跳动起来会怎样(一)、跳动起来会怎样(二)21712.16——12.22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口腔里的变化21812.23—12.29呵护我们的身体、第四单元总结21912.30——1.5元
3、旦放假、复习11.6——期末期末考核科学四上册教学计划一、课时安排建议第一周:始业教育第二周:第一单元溶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第三周: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第四周:5、溶解的快与慢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第五周: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第七周:第二单元声音1、听听声音第八周: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的变化第九周: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第十周: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7、保护我们的听力第十一周:第三单元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第十二周:2、天气日历3、温度与气温第十三周:4
4、、风向和风速5、降水量的测量第十四周:6、云的观测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第十五周: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1、身体的结构第十六周:2、骨骼、关节和肌肉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小第十七周: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第十八周:6、口腔里的变化7、呵护我们的身体第十九、二十周:复习二、本册教科书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
5、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以下几点可供参考: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每个教学单元都有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撑概念建立的过程性活动,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没有人为的“伪证”。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教科书中有多处涉及了这类实验,如“溶解的快与慢”“比较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探索尺的音高变化”“观察
6、上肢的运动”“测量心跳和呼吸”“体验心脏的工作”,等等。在四年级引入控制变量的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已经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在“天气”单元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教科书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
7、述,如“描述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描述物体是怎样产生声音的”,等等。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比如“天气”单元中,需要学生对所记录一个月的天气现象进行分类的统计和分析,还要利用柱形图等做出关于这一季节天气变化的一般规律。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是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
8、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