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43984
大小:602.9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6-03
《婚姻匹配的变迁_社会开放性的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婚姻匹配的变迁:*社会开放性的视角李煜提要:本文以择偶配对的内婚性程度作为社会开放性的指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年数据,通过对婚姻先赋性和自致性匹配在各历史时期变化的实证考察,评估不平等结构代际传递的过程和趋势。本文在理论上对两种匹配强度组合和代际不平等结构传递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相应在模型上使用双配分析方法以控制代际流动的影响,从技术上实现了对婚姻配对独立净效应的估计。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婚姻自致性匹配度大幅度提高,先赋性匹配呈现倒U型的小幅波动。这一结果暗示当前不平等结构传递的特征为“父系再生产强化”模式
2、,而社会开放性程度可能将有所下降。关键词:社会开放性婚姻匹配双配模型社会开放性(societalopenness)是长期受关注的社会学研究主题之一。开放的社会是指,社会结构中各主要群体间的边界是模糊的、可渗透、易穿越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制度变迁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但对于我们这个社会是走向开放还是封闭仍然处于争议之中。市场乐观派认为,市场打破了旧分层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机会(如Nee,1996);而另外一些学者则强调权力和资源的不平等分配逻辑下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如李路路,2006),或者
3、得出社会已经“断裂”的结论(孙立平,2002)。*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当代中国的代际流动”(项目编号08CSH014)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我国目前阶层状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并获得上海浦江人才计划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转型与发展重点研究项目资助,特此一并表示感谢。本文曾在2008年国际社会学会RC28北京会议MarriageandFamilySes-sion和复旦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举办的“巨变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报告,感谢吴晓刚、TheodoreP.G
4、erber、丁国辉等教授的评论和意见,文责自负。本文数据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年调查,由国家教委“211工程”和香港特区政府大学研究资助局“重点研究项目”(CA03P04,HSS01)资助,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联合承担,项目主持人为边燕杰教授和李路路教授,特此感谢。122论文婚姻匹配的变迁:社会开放性的视角对于社会开放性,长期以来的研究传统是将代际社会流动作为其衡量指标,而最近20年,一些学者尝试从婚姻地位配对的角度来研究,婚姻匹配度成为衡量社会开放度的新指标(Ultee&Luijk
5、x,1990)。本文将通过对婚姻匹配在各历史时期变化的实证考察,为中国社会的开放性走向之谜从另外一个侧面提供一个经验回答,并试图勾勒社会结构变迁的趋势特征。一、婚姻匹配与不平等结构再生产婚姻匹配,即“谁与谁结婚”,社会学家经常从“阶层内婚制”的角度来讨论夫妻匹配模式,是指人们在择偶时遵循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内挑选配偶这一婚配模式(张翼,2003)。在传统社会的择偶实践中,处于较高社会阶层地位的家庭通常会鼓励子女在本阶层内部通婚,强调“门当户对”的择偶观念,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甚至包办婚姻的婚姻制度安排对后代的
6、择偶行为予以控制,有意无意地设置婚姻壁垒阻止下层社会成员的“高攀”行为。由此,婚姻关系的建立也就成为维持现有社会结构、增进阶层内部团结的工具(Goode,1959),甚至被认为是阶层凝聚力和认同形成的重要基础,是阶层代际传递和再生产的主要机制之一(Haller,1981)。在现代社会,“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和自由恋爱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加上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令地域流动和社会地位流动日益频繁,传统的择偶控制手段已经难以奏效。所以现代化理论预期,传统婚姻的阶层内婚制特征将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式微。而阶层内婚性的削弱,意味
7、着阶层界限的模糊、阶层间的融合和社会开放性程度的提高。在这个意义上,婚姻配对的内婚性程度与代际的社会流动性、阶层间社会交往程度一起构成测量社会开放性程度的三大主要指标。西方学界对婚姻配对研究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Glass,1954;Lipset&Bendix,1959),其核心的问题是,择偶的内婚性是否随着现代化进程而被削弱。在研究策略上,卡米金(Kalmijn,1991)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模仿“地位获得模型”(Blau&Duncan,1967)的理论框架,区分了先赋性和自致性两种婚姻配对:先赋性匹配比较择偶双方
8、的家庭背景,看是否“门当户对”,它是从代际阶层再生产的角度测量社会的123社会学研究2011.4代际开放性程度;自致性匹配是从婚姻当事人个人的角度,看婚姻双方在职业、教育等方面是否“般配”,侧重考察新一代阶层的建构过程及其固化程度(李煜、陆新超,2008)。本文试图强调的是,婚姻匹配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不平等结构的自我建构、复制和再生产过程。婚姻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