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34780
大小:925.83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6-03
《主要调查成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主要调查成果通过本次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提高了地质灾害调查精度,更新了地质灾害数据和地质灾害分布图、易发区划图、危险性区划图以及防治规划图;编制了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图、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区划图和地质灾害应急搬迁场址适宜性分区及新址分布图;进一步完善了群测群防的监测网络体系,调整了监测网点,其中删减原监测点7处,增加14处,全区共确定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重要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41处;研究了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形成的环境地质条件及其形成机理;总结了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建立了地质灾害空
2、间数据库与信息系统。第一节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一、地质灾害类型在划分地质灾害类型时,以引起灾害或具有潜在危害的293处滑坡、52处崩塌和51处不稳定斜坡的野外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不考虑未引起灾害或不具潜在危害的滑坡、崩塌自然地质现象点。地质灾害类型划分方案及划分结果见表3-1。二、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岩土条件,决定了调查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概括起来,宝塔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主要表现为:数量多、密度高(图3-1)、变形模数大,规模以中小型为主;滑坡平面形态典型、剪出口高,基本力学模式简单;崩塌规模小、危害
3、大、变形模式多样;不稳定斜坡坡度跨度大、坡形以直线型为主,潜在危害严重;诱发因素清楚、宏观前兆相对明显、可预防性较强(张茂省等,2006)。现就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灾害或灾害隐患的形态与规模特征、边界特征、表部特征、内部特征、变形活动特征等分述如下:(一)滑坡形态与规模特征:调查区滑坡均属黄土滑坡,无论是实地还是在遥感影像上,其形态特征都很明显,容易识别。滑坡后壁多呈典型的圈椅状,形态明显,坡度60~90°。滑坡前缘表现为舌状或长舌状,古滑坡和老滑坡前缘多遭受侵蚀,甚至连滑体大部或全部被冲蚀殆尽。滑坡体长度和宽度
4、跨度范围较大。长度自40~500m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90~250m间。宽度在40~1000m间,近60%主要集中在100~300m间。滑坡体长度L和宽度B之间关系密切(图3-2),其相关关系式为:B=1.07L+601表3-1地质灾害(及隐患)类型划分及主要类型一览表主要基本类型占主要类型总数划分依据类型名称指标百分比(%)土质滑坡以黄土为主体100物质组成岩质滑坡以基岩为主体0浅层滑坡<10m63.1中层滑坡10~25m35.9滑体厚度深层滑坡25~50m1.0超深层滑坡>50m0推移式滑坡后部推动0运动形式牵
5、引式滑坡前缘牵引100工程滑坡以人类活动为主9.9滑发生原因自然滑坡以自然因素为主90.1稳定滑坡无活动特征13.7坡现今稳定程度基本稳定滑坡有轻微活动特征70.3不稳定滑坡有明显活动特征16.0新滑坡现今活动15.4发生年代老滑坡全新世以来发生72.0古滑坡全新世以前发生12.643小型滑坡<10×10m30.743中型滑坡(10~100)×10m52.9滑体体积43大型滑坡(100~1000)×10m16.443特大型滑坡>1000×10m0土质崩塌发生于黄土中94.2物质组成岩质崩塌发生于基岩中5.843小型
6、崩塌<1×10m38.543中型崩塌(1~10)×10m50.0崩塌体积43崩大型崩塌(10~100)×10m11.543特大型崩塌>100×10m0塌倾倒式崩塌受倾覆力矩作用42.3滑移式崩塌滑移面受剪切力26.9形成机理鼓胀式崩塌下部岩层受垂直挤压1.9拉裂式崩塌主要受拉张力3.8错断式崩塌自重引起剪切力25.1土质不稳定斜坡发生于黄土中84.3不物质组成基岩不稳定斜坡发生于基岩中11.8稳土质—岩质不稳定斜坡发生于黄土—基岩中3.9定稳定性较差不稳定斜坡坡度较陡地层完整性较差54.9稳定性斜稳定性差不稳定斜坡
7、坡度陡地层完整性差45.1坡可能失稳工程不稳定斜坡以人类活动为主66.7触发因素自然不稳定斜坡以自然因素为主33.32相关系数:R=0.67滑坡体厚度分布范围为2~30m,主要集中在2~415m,滑坡面积为0.9×10~427.5×10m,体积为4431.8×10~112.5×10m。边界特征:滑坡后壁平面形态多呈弧形,坡度一般在50~90°间,高度随滑坡的规模而不同,多在数米至十数米间,亦可达数十米。壁面总体上较平直,滑坡由老至新,壁面则由破碎趋于完整。古滑坡后壁多发育有小冲沟,以及以草丛为主的植被。老滑坡和新滑
8、图3-1地质灾害点密度分区图坡,特别是新滑坡,壁面黄土裸露,表面略显凹凸不平,其上植被极不发育,与周边斜坡可明显区别开来。滑坡侧界分两部分:上部为侧壁,与后壁特征相近;下部为滑体边界,在滑动中滑体堆积于下方,向两侧扩展。大多古滑坡、老滑坡上部侧界已不甚清晰,林木草丛覆盖,与原坡面呈渐变过度;由于滑体大多后倾,中部凸起稍高,两侧边界地势最低,可见发育有同源冲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