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923310
大小:5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02
《POLO对比伊兰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1938年,"甲克虫"诞生得那一天起,"大众"便在汽车制造史上刻下了它的名字;经过二战的风云后,大众迅速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成功车型,"帕萨特"、"高尔夫"等;上世纪90年代末,大众集团购买了西亚特和斯柯达,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集团。1984年上海大众成立,一直是中国汽车业的霸主经历了287万用户长达20年的考验;上海大众注册资金为78亿元人民币;网络成员高达563家;2003年全年总销量396,000台。2002年,北京现代成立;北京现代注册资金为18亿人民币;网络成员仅200家左右;2003年全年销售仅
2、52,128台。品牌对比1967年,原先从事建筑业的韩国商人郑周永与福特合作成立了现代汽车公司;1976年,现代推出"小马"车型,非常成功;随后的几年中,现代不断发展,成为韩国第一大汽车公司;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起,一系列的劳资纠纷席卷整个现代集团,造成上十亿美金的亏损,并使集团中6家主要企业休业;目前,韩国现代旗下主要有现代和起亚两个汽车品牌。原型车对比Polo三厢Polo最早诞生于1975年,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大众就不断完善该产品,并成功地迫使竞争对手--奥迪50退出了市场。至今为止,Polo累积销售超过
3、700万辆,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高品质小型车之一。2001年9月,最新的第四代Polo在德国法兰克福车展首次亮相,新车一露面就以其完美的造型、领先的技术和可靠的质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上市之前就被德国最受欢迎的周报《星期日画报》授予令人羡慕的"金方向盘"奖。这款车型同样还受到了全球媒体的追捧,一致评价是:新款Polo物超所值!媒体代表已经将其视为同级轿车的基准。同年,上海将该款Polo引入中国市场,让中国消费者第一次同步感受世界最先进家庭轿车的魅力。伊兰特目前中国市场上的伊兰特是现代在2004年推出的第6代E
4、lantra。这个车型只能说是中庸之作,外形上有韩国车的典型特征,性能上虽无什么大错但是却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优点。与原型车差异对比Polo的前脸美观富有力度,又极具亲和力,让人一见倾心;四个圆形大灯的设计,代表当今国际的流行时尚。Polo三厢继承了Polo家族流畅饱满的流线外形,但是从车身B柱后的设计完全不同。其流线型的车顶从前挡风玻璃平顺地滑向车尾,配合宽大的晶体造型尾灯,给人以流畅华美、现代优雅的感觉,比两厢Polo更添几分成熟的魅力。Polo三厢具有流线型外形,创造了0.31的超低风阻系数,达到国际同级轿
5、车的较高水平。隔栅从横条的改为竖条的直瀑式,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观。但是,前机盖上的两条隆线前延至镀铬格栅成V形夹角,虽然有了前冲的运动感,但是显得不够大气。前灯模仿宝马,但是却与整车感觉不协调。(下图是中国版伊兰特)*上图中部分价格只包含两厢。从上图可以看出,全球Polo的价格现在以中国为最低!同时,国产的Polo与德国原产相比,改用了与车身同色的防擦条,更增加了如空调、单碟CD等舒适性装备,性价比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伊兰特在北美、欧洲和东南亚市场上都有销售,不过和中国一样,这些车型都走的是低档车路线。通
6、过极低的价格来吸引购买者。Polo轿车的先进技术Polo三厢CAN-Bus系统Polo轿车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CAN-Bus技术。CAN总线具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纠错能力,美国军方甚至将其广泛运用于导弹、飞机、坦克等电子系统的通讯联络上。CAN减少了车辆上的线束数量和控制器接口引脚数,从而减少了故障率,实现了更简单、更迅速的在线编程和诊断以及多个控制器共同作用,实现整车数据共享,使整车工作状态更加稳定。国内即使在中高级轿车上,配备该技术的车型也不多。伊兰特线束传递信息伊兰特装备的各种传感器及电子元件远没有Po
7、lo上来的多,同时只采用一般的线束传递信息。但过多的线束存在的相互干涉、过度磨损等隐患,很容易造成整车短路,进而引发自燃现象。同时其通讯的速度与效率与CAN-BUS技术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现在许多高档轿车已经不再使用。Polo轿车的先进技术Polo三厢E-gas电子油门Polo轿车使用大众高级轿车辉腾(Phaeton)上的E-gas电子油门技术。电子油门统一协调并合理管理汽车各方面对发动机扭矩和输出功率的瞬间要求,使发动机在每一个工况点的运转状态始终处于最佳、最合理的范围,实现整车形式性能最优化。使用了e-G
8、as技术的Polo轿车,作为紧凑型轿车的典范,让竞争车型望尘莫及。伊兰特根本没有如此先进的技术即使在原型车上,伊兰特也没有类似的先进技术。韩国车和德国车的差距,几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Polo三厢Polo所使用的转向系统是目前仅见于奥迪A6和BMW5上的电液伺服转向装置,其中的技术含量自然不可小看。该装置在低速时提供较大的转向助力,使驾驶员在低速行驶转弯(或原地转动方向盘)只要花很小的力气,真正如同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