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教学设计6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教学设计6

ID:37896237

大小:3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02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教学设计6_第1页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教学设计6_第2页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教学设计6_第3页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教学设计6_第4页
资源描述: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教学设计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第7课时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宋元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能力。②通过研讨比较分析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区别,体会活字印刷术的创新性,认识此项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③回忆已学有关火药的知识,了解火药、火器的改进,应用情况,及其对中国作战技术的影响,对欧洲社会的巨大的震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

2、宋元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难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三、教学过程导入P展示材料:有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法兰西斯·培根T同学们知道这三种

3、东西分别是什么吗?S印刷术、火药、指南针T同学们都非常聪明,正是这三样东西。我们今天就要去学习宋元时期出现的这些科技P课题: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P展示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容P展示诗歌:元日北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T这首诗歌中,爆竹是什么原理制作的?S火药P播放视频:《火药的发明与应用》T火药是在怎样的契机下发明的?为什么称之为“药”?火药何时应用于军事?S炼丹的过程中发明的,所以称之为药,唐末T何时开始在军事上广泛应用?S宋朝T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想想为什么会出现在军事应用上?S宋朝内忧外患,周边政权威胁P

4、图片展示:火药武器的演变历程T火药武器逐渐演变,13世纪,火药是由商人经印度传入阿拉伯国家的,火药武器是通过战争传到阿拉伯国家。而后,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欧洲人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T知识回顾下:在宋元以前除了火药,我们学过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吗?S有T造纸术发明于何时?S西汉T对,东汉蔡伦是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应用更加便利普及,造纸术是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印刷术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S唐朝T那时的印刷业采用的是什么技术?大家还记得目前考古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吗?S雕版印刷术,金刚经T但雕版印刷有没有欠缺呢?我

5、给大家一则材料,请同学们思考:雕版印刷的缺陷是什么?需要对它进行改进吗?P材料:宋太祖印《大藏经》S雕版印刷费时、费力、不经济P播放视频:毕升制作泥活字的过程T看完视频思考下,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的创新与优点在哪里?S省时、省力、经济T引导学生进一步联系现实,认识到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T我们接下来看下一样发明,叫做指南针。P图片:司南T同学们知道这个是什么吗?S司南T战国时期,这个叫做司南;到北宋时期,经过改进,称之为指南针。而到了南宋,则发展成为罗盘。P材料:材料一:“舟师识地理

6、,昼则观日,夜则观星,阴晦则观指南针。”材料二:“淼茫无际,水天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T从上述材料可看出两宋时期在指南针的应用上有什么变化?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S在航海上应用更广,指南针的进步。T正是因为在航海上应用的广泛,中国的商船频繁往来于印度、阿拉伯各国之间,于是他们也先后学会了使用罗盘针测定方向,从而大大推动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T宋元期间,除了这些高科技的发明以外,人们的生活也出现了变化。同学们猜猜是什么?S衣料的变化T原先使用的丝绸价格昂贵,麻布质地粗糙。现在开始使用什么了?S棉布衣T是谁带来的这项技术?从哪里引进的?S黄道

7、婆海南岛T据P115马克思所言,结合图4-67对比14世纪初黄道婆改造的棉纺车,你能得出什么结论?S中国元代木制棉纺车可同时纺出三根纱,说明黄道婆改进的棉纺技术先进,领先欧洲约四百年。P展示材料: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T材料中,鲁迅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S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T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S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T希望在同学们将来的努力之下

8、,我们的国家社会环境会更美好。四、教学反思: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影响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广度和深度,课堂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