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_外色_考

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_外色_考

ID:37894036

大小:343.3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02

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_外色_考_第1页
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_外色_考_第2页
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_外色_考_第3页
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_外色_考_第4页
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_外色_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_外色_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艺研究2009年第11期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外色”考姚小鸥陕西韩城宋墓壁画杂剧演出图,展现了一个内涵丰富的戏剧演出场面,图中所绘可能为《辍耕录》“诸杂大小院本”中《闹巡铺》之类的剧目。场面中一位脚色的姿态十分特殊,当为“外色”。“外色”是宋金杂剧中的一个重要脚色。其脚色特征和戏剧功能为“剧外人而与剧中人呈答、呈打”。“呈答”起着贯穿剧情、沟通演员与观众的作用。“呈打”是“外色”直接参与演出的戏剧活动方式。由“外”派生出“外旦”、“外末”等脚色的过程,揭示中国古代戏剧由“小戏”向“大戏”过渡的一个重要途径。“外色”的戏剧功能及其他相关结论在《宋金杂剧考》发表半个多世纪后由出土文

2、献证成,具有方法论方面的意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09年3月在陕西韩城发现的宋代墓壁画,是研究宋代文化的最新的重要文物资料。壁画中的杂剧演出图,展现了一个内涵丰富的戏剧场面,为中国古代戏剧尤其是宋杂剧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前所未知的新的信息,其中所显示的各脚色的艺术特征与戏剧功能,尤其值得戏剧学界注意。本文仅就壁画中戏剧排场的脚色类种,谈谈宋杂剧中的“外色”,并由此出发,讨论相关的宋代戏剧的若干问题。一为了叙述方便,我们先将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的画面作一个整体介绍。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中,呈现出由十七位演员组成的庞大演出场面。中间四人,正围绕一把作为道具的椅子进行积极的戏剧动作。四人的右方有三人,

3、其中一人,戴簪花展脚幞头,身着广袖圆领黄袍,秉笏静立,其神情显示未进入剧情。康保成教授等已经指出其显系“装孤”。画面的最右方,是两位头戴团冠、身穿彩裙外罩、对襟旋袄、双手持笙的女乐手,应即《武林旧事》所谓的“笙色”。上述三位脚色与演出场景的关系非常明晰,无庸讨论。画面左方情况较为98韩城宋墓壁画杂剧图与宋金杂剧“外色”考复杂。其中九人身份明确,显系乐队成员。由左向右排列:六人为筚篥色,皆手持筚篥,头戴簪花展脚幞头,分别身着红色或黄色圆领广袖宽衫,束带,内有衬领斜着耸起。后一特征如沈从①文所指出,是宋代服饰与唐代类似服饰的区别之处。大鼓色一名,戴簪花无脚幞头,身着灰色团领宽衫,腰系黑色罗巾

4、,双袖半卷起,两小臂大部裸露,双手击鼓。拍板色一名,头戴簪花展脚幞头,着红色团领宽衫,右手扶拍板置于右肩,左臂下垂,左手笼袖内,静立。杖鼓色一名,头戴簪花展脚幞头,身着黄色团领宽衫,腰系黑色罗巾,双袖半卷起,两小臂大部裸露,双手敛于胸前,静立。在画面左方乐队与戏剧场面之间,有一位身份不明的脚色,是本文将要重点讨论的对象。我们所讨论的这名脚色,着装与戏剧班子乐队中大鼓色和杖鼓色极为相似,尤其与杖鼓色几乎全同:头戴簪花展脚幞头,身着黄色团领宽衫,腰围黑色罗巾。其姿态是:侧身向右,面向中间作场的四人,左臂为身体遮挡,左手握空拳置左胸前,拳心向上,右衫袖半卷,右小臂大半裸露,右腕似戴有一枚钏类饰

5、物,右手伸向前下方,指微曲,指尖向下,掌心向里。与其他脚色相比,其特殊之处在于:服饰与乐队相同,却不持任何乐器;壁画所绘乐队诸成员或不面向演出场面,面向演出场面者,皆目光向上,多露眼白,显示其不专注于场上。画家显然欲以此种神态表示乐队诸成员此时不参与演出进程。这名脚色却目光炯炯凝视作场四人,身体与双手的姿态也呈现动态,作随时欲介入演出状。根据各种迹象,我们判断这名身份不明、似乎有些奇怪的脚色,是宋杂剧中的“外色”。二“外”是宋金杂剧的一个重要脚色。而目前戏剧史界对它的关注和认识却很不够,所以我们在这里先对“外色”及其研究状况作一个较为详细的介绍。在学术史上,王国维《古剧脚色考》对“外”已

6、有所涉及。《古剧脚色考》将“外”归入“冲末、小末、二末、老旦、大旦、小旦、细旦、色旦、搽旦、花旦、外旦、贴旦、外、贴”之属。王国维说:元曲有外旦而无外末,而又有外;外则或扮男,或扮女,外末、外旦之省为外,犹贴旦②之后省为贴也……然则曰冲,曰外,曰贴,均系一义,谓于正色之外,又加某色以充之也。王国维开拓中国戏剧史研究之功无庸置疑,于脚色研究亦多所发明,然其对“外色”的论述却未切中肯綮,恐是受到《南词叙录》“生之外又一生也”这一说法的影响。王国维对“外色”的认识虽然较古人无根本性的突破,人们无由从中认识“外色”的本质特征,但为后人开启了相关研究的门径。近代以来的戏剧史家,对“外色”的认识多数

7、受到《南词叙录》和《古剧脚色考》的左右,一般认为“外色”之“外”系“另外”、“外加”之意。著名戏剧家齐如山《国剧艺术汇考》第十章《脚色③名词》中设有词条“外”。该词条说:“外原来的性质只是末之次路脚色。”我国台湾地区著名的中国戏剧史专家曾永义发表于1977年的《中国古典戏剧脚色概说》,与齐如山相似,也将“外”归入“末行”。曾永义的文章将“外”与“末”列为一品,说:“‘外’盖即④‘外末’之省”,与齐如山略同。在中国大陆占主流地位的中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