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ID:37889371

大小:6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2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1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2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3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4页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在我批阅语文试卷的过程中,我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分类收集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答题和得失分情况进行了分析。我所任教的901班共26人,试卷总共26份,有效试卷26份。在这26份试卷中,平均分115.7分,及格率分别为99%,120分以上8人,110分以上15人,优秀率30%。最高分126,最低分74。本试卷共分四大题,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比较难的有一[3]·1,一[3]·2,一〔4〕·3,二〔2〕·11、14等题。下面我就从命题意图、学生答

2、题情况、失分原因等三个方面进行逐题分析。一、语文的积累与运用命题意图理解这一部分有4题组成。第1题分为两个小题,分别是识记性默写的古诗文名句默写和《蒹葭》整诗默写,主要考查学生的古诗词的积累和理解情况。第2题分为4个小题,分别是汉字的音形考查、词语改错、词义及句式的变换。第3题为课外名著的阅读内容,选择了《格列佛游记》。第4题是语文的综合性学习题。从开场白、口语交际、应用文改错等角度命题,综合性强,考查有深度。学生答题情况题号1234赋分109412实得均分8.57.518.5第1题,默写,失分情况主

3、要有两种,一是写错别字,如将“拂”写成“弼”;二是文章记忆不强,如第1题的第4、5、6小题就错填。第7页/共7页第2题,学生大部分都能正确完成,只有少部分不能回答。主要是审题不清:如“‘怒不可遏’中的‘遏’”与“‘孜孜不倦’在文中的意思”这是两种不同的问法,但有学生误读,导致失分。第3题,课外阅读积累。大部分同学不能做全,尤其是第二小题。第4题,开场白的设计应该以“称呼+主题+要求+语言顺畅”为模式答题;语言交流应以“称呼+主题+语言得体”的模式作答。有少数学生不能紧扣主题,也有少数忘记了称呼,造成了

4、失分,这是非常可惜的。应用文修改第一小题已明确告诉了词语不当,但是能拿分的微乎其微。失分原因剖析1、学生不花功夫背诵默写;背诵古诗文时没有整篇意识。以往“默写”主要写名句,学生只在名句上下功夫,有些同学背了很多诗却不记得诗题或文题不符。2、学生语文素养差。平时没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考试时不带字典或不会查字典,而今年的试题又必须查字典。字迹潦草,笔画不清,平时动笔写字不认真。不认真读题或不理解题意,回答问题条理性差。3、平时教学很少关注名著阅读,没有养成积累的习惯。一旦考到相关内容,学生无从回答。4、缺

5、少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字词意思的意识。二、阅读阅读一命题意图理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从不同的角度考查了学生议论文解读的能力。第5题着重考查学生把握中心论点的能力;第6题着重考查抓住关键语句和捕捉信息的能力。第7题着重考查学生结合上下文抓住文章重点语句的能力。第8第7页/共7页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事实论据作用的能力。第9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答题情况题号56789赋分34434均得分23.93.82.43.58这一大题得满分的为8人,得分在15分以上的只有9人,少数部分

6、得分在12分。第5题,大部分能根据标题得出中心论点,但没有注意中心论点的完整表述。少数能把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答出,但没有注意到中心论点的简明。第6题,很多同学找到了“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与“自觉的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这两句,少数同学只答出了后一句。内心的收获很多同学都能找到“获得内心的满足”和“获得一中内在的平静和充实”。第7题,学生能根据“这样”这个指示代词找到前文的内容,但答题欠简明。第8题,很多学生知道是事实论据,起到证明作者观点的作用,但有少数难以明确具体的观点是什

7、么。第9题,大部分同学都能联系文本,结合实际,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得满分,只有少数人脱离了文章的主题,空谈。失分原因剖析第5题主要失分在于论点表述不完整。第6题失分原因在于文本意识不强,概括能力不强。第7页/共7页第7题,主要考查的是代词“这样”的指代内容,只要从上文稍加分析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第8题,主要考查论据的作用,很多学生脱离了观点讲作用。第9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开放不等于为所欲为。有不少考生并没真正领会原文意思,没能真正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是随意发挥,或无中生有,或张

8、冠李戴。前面的题干中是有所指向的,要结合文章的主题来考虑的。失分原因在学生没有结合文章的主题作答。阅读二命题意图理解这是一篇散文,主要考查学生的散文阅读与鉴赏能力的。第10题,考查关键句的把握。第11题对文章中思路的分析和把握。第12题对散文用词准确性生动性的把握。第13题考查散文语言的赏析能力。第14题对散文主题的把握。学生答题情况题号1011121314赋分44446均得分3.61.63.53.93.7这一大题得10分以下的1人,得满分的0人,均得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