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868667
大小:231.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1
《光照我,热暖我,永恒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光照我,热暖我,永恒的灯——素记臧克家先生对一个后学者的关爱李松涛时下文坛之上,“老师”的称谓颇为流行,但若深究细想,便会发现称人为师者并不都怀有敬意,而被人称之为师者也并非都名符其实。与臧克家先生近30个春秋的交往,初起呼为“同志”,而后叫做“臧老”,当面或写信,我从不曾称先生为师,但他老人家却是我实实在在的老师,更确切地说是恩师。臧老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历史地位,在诗坛上无可替代的身份,早有定评,无须我等晚辈饶舌。我要说的只是自己作为一个诗歌后学者,与其多年接触的切身感受。初见臧老,是1975年12月3
2、0日上午,在国家出版局三楼会议室,诗刊社召开的学习毛主席词二首座谈会上。他身着黑色呢子大衣,清瘦,矍烁,神情激动地登台发言,曲型的山东口音。几天之后,我从红星胡同人民文学出版社招待所步出,跨过一条横街,忐忑不安地叩响了赵堂子胡同15号的大门,出来开门的正是臧老本人。我嗫嚅地说明来意,他一脸亲切的笑容,与我紧紧地握手,引我步入四合院。腊月的奇寒被关在了房门外,简朴的客厅煞是温暖,一如主人的热情,肩头薄雪、帽边清霜及心中局促顿时融化殆尽。茉莉花茶的醇香弥漫开来,臧老让我坐在沙发上,他自己则从书房兼卧室的里屋搬
3、出藤椅,面对面坐下。一个多小时的交谈,臧老说了许多令我难忘的话。临走时,他在复刊号《诗刊》的扉页上为我题了四行字:“后来居上/青年胜过老年/望你多下到斗争里去/诗定会越写越好”。时过三载,臧老于1979年第8期《文艺报》上撰文《谈李松涛的诗》,这样记叙了我那次造访的情形:“一九七六年一月,《诗刊》复刊号一到手,怀着激动、欣慰的情感,立即通读了一遍。有的同志问我:‘你看哪些作品比较出色?’我回答说:‘我最喜欢《深山创业》,写得不错,读后留下了清新之感。’记住了诗,记不住名字。过了两天,有一位青年同志来访,高
4、高的个子,神采动人。他在我身旁自报姓名,我才知道他就是《深山创业》的作者李松涛同志。我又惊又喜,一见倾心。我直爽地说出了心里的话,我真是喜欢他的《深山创业》。这篇处女作如此吸引人,兆示了他创作前程的远大,显示了诗人的才华。……这次虽系初次会面,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之交。分手后,时常通信,谈诗,彼此互相鼓励。”“时常通信”确是事实,“彼此互相鼓励”则是臧老的谦词,有的只是他对我包括鼓励在内的教诲。“你的诗,我甚喜爱,不止一次对孟伟哉同志谈及,好处是:立意、构思、遣辞、用字,新颖,不一般化。”(1976年8月6
5、日信)同1时也提醒我:“但须注意:深厚,力的内在。”还语重而心长地谆谆告诫我:“不要因为有了点‘名望’,就被拉稿的人拉垮,不要随便命笔。”(1977年5月15日信)。臧老为人坦诚,直率,凡事一丝不苟,从无敷衍。他常不辞辛劳地函告我一些外界对我的反映,希望我能更有效地认识自己、规范自己、发展自己:“听诗刊同志们反映,你为人诚朴,努力工作。闻之报喜!”(1977年12月1日信)“有人对我说,你受到了某种风气的影响,作品的调子有点变了。”(1980年8月20日信)“今天下午作协书记处开会,讨论、通过新会员的名单
6、,你在内,向你祝贺!”(1979年9月25日信)20年前,济南召开“臧克家学术讨论会”,接到请柬后便专心候着会期通知了,不想突然染疾入院,只好于无奈中写信向臧老说明实情。很快收到复信,竟是接连的两封:其一是臧老夫人郑曼女士写来的,说知我生病,很惦念,要安心治疗。其二是臧老本人写来的,内容与上信无异,他说郑信似乎漏写了“空军”两字,怕我收不到,着急,于是赶忙又亲自补写了一封。臧老的认真严谨及为他人着想的风格,由此可见一斑。1984年10月10日臧老来信:“我,上月五号深夜呕血,急救入首都医院,一住三十二天,
7、前天出院,十分软弱,多半卧床,还须修养一段时间。我为你想了两句,算作对联。用你的名字,又表现你的诗格:‘高山青松挺秀/大海碧涛声宏’。一俟精力强些时,即写好寄上。”仅仅六天之后,便收到臧老挂号寄来的条幅:“‘高山喜见青松立/大海欣闻碧涛宏’题赠松涛诗友,臧克家甲子秋日时年七十又九”。虽然仍是两句,但文字有了变化,韵味又得精进,可见老人家挥毫之前又细加斟酌。将近30年的时间里,臧老先后给我写了60余封信,短的几行,长的几页,积成厚厚的一叠。平素,欣赏他的诗文,更常研读他写给我的这些内涵丰富的书柬。总是那洁白
8、的纸笺,天蓝的墨水,个性分明的字体舒展、流扬,字里行间既有亲切的鼓励,也有坦诚的批评,而鼓励和批评皆出自一以贯之的关爱。信末不似常规“此致敬礼”,而是一句“握手”或“紧握”,使人直如对面般温馨,仿佛一番促膝交谈过后,起身握别,而这一“握”可就跨了世纪。臧老的热望穿越四季寒暑,循着我漂泊移动的足迹,寄往抚顺的艺术馆和文化局,寄往北京的《诗刊》编辑部、文学讲习所和空军文化部,寄往沈阳军营,甚至我的生活基地。可以说,不管我身着便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