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

ID:37850793

大小:5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01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_第1页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_第2页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_第3页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_第4页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_第5页
资源描述:

《5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魏前期历史与崔浩“国史之狱”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北魏太武帝朝最重要的汉族谋臣崔浩被处死,一大批出仕北魏政权的汉族文人被杀,这是北魏前期牵涉到民族问题的重要政治事件,研究者亦颇为注意。关于这次事件的原由,《魏书》卷三五《崔浩传》说:(太平)真君十一年六月诛浩,清河崔氏无远近,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皆浩之姻亲,尽夷其族。初,郄标等立石铭刊《国记》,浩尽述国事,备而不典。而石铭显在衢路,往来行者咸以为言,事遂闻发。有司按验浩,取秘书郎吏及长历生数百人意状。浩伏受赇,其秘书郎吏已下尽死。关于“备而不典”的“不典”,一般理解为“不雅正”,并进而解释为崔

2、浩主持编写的当代史,暴露了鲜卑族统治者引以为耻的内幕,因而被杀,或进而寻求相关的证据。不过,“不典”之“典”亦可理解为“典籍”,也就是说,崔浩奉命主持修撰北魏当代史《国记》,又称《国书》,记录北魏史实,极为详尽,但一些说法缺乏历史根据,却把这样一部史书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大道之旁,引发强烈的反对意见。经过审讯,崔浩承认曾有收受贿赂的行为。但处理却相当严厉,崔浩姻亲“尽夷其族”,“其秘书郎吏已下尽死”。这一事件概称为“国史之狱”。绝大多数研究者相信,只有从北魏历史特别是北魏统治民族鲜卑拓跋部汉化进程为背景,才能把握“国史之狱”的真实原因。因此,我们首先讲述拓跋鲜卑

3、的源起、北魏前期统治的特征、汉化过程中的曲折反复,最后再疏解“国史之狱”相关史实。一、鲜卑拓跋部的兴起与北魏创立嘎仙洞外景北魏前期的历史,与鲜卑拓跋部早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种种因素,密不可分。拓跋部兴起的历史,虽经众多学者探求,特别是田余庆先生《拓跋史探》一书的阐幽发微《拓跋史探》,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仍难说十分清晰。根据《魏书》首卷《序纪》,鲜卑拓跋氏乃华夏始祖黄帝血缘后裔,早先曾居于“大鲜卑山”,黄帝之后七十二代孙有位名叫推寅的首领,鲜卑语意为“钻研”,率族人向南迁于方圆千里、雾气弥漫而且低洼潮湿的“大泽”。推寅第八代孙名诘汾者,因神人告谕,奉父命率族

4、人从“大泽”继续南迁,历经险阻,遇如牛之“神兽”引导,抵达“匈奴故地”。诘汾之父因为主谋从大泽南迁匈奴故地,也被族人称为“推寅”。有学者试图通过考古学的证据,说明鲜卑拓跋部确实是从呼伦贝尔即所谓“大泽”迁于内蒙古和林格尔一带的。20世纪80年代初,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的嘎仙洞内,发现北魏太武帝时祭祀远祖“先可汗”与“先可敦”的铭文,这里属于大兴安岭北段,与《魏书》的记录可以印证,更令不少学者认为《序纪》所述为信史。但仍有学者坚信,这些证据还不能证明鲜卑拓跋部的确切渊源。这一迁徙的传说,究竟属于拓跋部本身的历史,还是鲜卑族众

5、的集体记忆,难以确证。鲜卑并非单一的血缘族群,而是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众多部族的民族。据《三国志》记载,鲜卑属于先秦“东胡”的一支,东汉初始与中原政权发生接触。随着匈奴衰弱,鲜卑逐渐从东北“鲜卑山”漫布于大漠草原,至东汉中后期,称为鲜卑的族群已漫居于“东接辽水,西当西城”的广袤之地,其中也包括匈奴主体部分迁离后,仍居于大漠草原的十多万落匈奴人“落”为历史上草原民族的基本生活与生产单位,相当于中原的“户”。据研究,一“落”人数在5-15人之间,数量不等的有血缘关系的“落”构成为一“部”。此处匈奴十余万落,疑为十余万人。,分属于互不统属的一百多个部落。对于草原民族来

6、说,一个部落的兴起,成为整个族群的领头羊,真正具有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悠久的传统或高尚的血统,而是一位能够服众、统辖有方的英雄。东汉桓、灵帝之间的檀石槐就是这样一位鲜卑族的英雄。《三国志》上说,檀石槐之父附从匈奴人作战数年不归,归而其妻已产育一子,其妻称自己大白天听到惊雷,仰望时有电光入于口中,于是怀孕生子。檀石槐“长大勇健,智略绝众”,又“施法禁,平曲直”,受到本部及其他部落人的敬畏,被推举为“大人”,征服草原,建立起一个“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的草原帝国。檀石槐将控制的地区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下由各部首领自行管理,同时听

7、从自己的调遣。其中“西部”地当“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即今河北张家口以西至河西走廊,一直延伸至伊犁河流域,西部中的一个部落大首领叫“日律推寅”,学者一般相信他就是《魏书》中所说的拓跋先祖推寅,但这似乎与《序纪》所说拓跋部从东北向西南迁徙的路线,不太吻合。盛乐故城遗址对于建立北魏政权的鲜卑拓跋部来说,被后来的北魏政权奉为始祖的力微,便是与檀石槐类似的英雄。《序纪》记录力微的出生就颇类于檀石槐。据说“圣武皇帝”诘汾在狩猎时,忽然见车马从天而降,有一侍卫森严的美女,自称“天女”,来与诘汾交好,一年后按约定时间,送来儿子力微,并称力微将“子孙相承,当世为帝王”。

8、力微为天女所生的神话,无疑是后来对力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