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判断的_确定问题测验_及其应用_陈欣银

道德判断的_确定问题测验_及其应用_陈欣银

ID:37847260

大小:515.3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1

道德判断的_确定问题测验_及其应用_陈欣银_第1页
道德判断的_确定问题测验_及其应用_陈欣银_第2页
道德判断的_确定问题测验_及其应用_陈欣银_第3页
道德判断的_确定问题测验_及其应用_陈欣银_第4页
道德判断的_确定问题测验_及其应用_陈欣银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德判断的_确定问题测验_及其应用_陈欣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道德判断的确定问题测验及其应用陈欣银(上海师大)“”.【摘要】确定问题测验是德育心理学的方法学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突破了道德判断“”,,研究只能限于认话法的界限从而使得人们对个体道德发展的评定更加客观更加便。,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项研究.,既显示出这利这一测验自问世以来在这些研究中一测脸的很多长处,也暴露出它仍存在着的一些缺点.,皮亚杰主要用“”“”,在道德发展的研究中间接故事法或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用“”。,两难故事法两者的共同点是用故事材料来没置道德冲突情境让儿童在对之评价中投,暴。,,射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露出自己的实际水平不同点是皮亚杰运用两个故事各代表一,让儿,

2、;,,个水平童来选择这是封闭性的而柯尔泊格只用一个故事其中蕴含着冲突让儿,,,,。,童抉择后陈述其理由再从其所述理由中推断其道德水平这是开放性的显然这是,。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所采用的没有办法的办法但也是一个创新。,,这一创新却带来很多问题在柯尔伯格模型中含有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内容维度即,“”、“”、“”、“”、“故事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如生命价值法律价值平等责任权”,,“”、“”“”。威等后来他把这些价值观念系统地归于元素规范和问题三个层次形式维度包括三个水平、。,必须对被试的理由一一加,六个阶段研究时以分析小心谨慎地归、。“”,类归档自从柯尔伯格在追踪研究中发现了

3、一些倒退现象以后他和同事就一直在从事,,。这方法上的改进从而使他的记分系统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繁杂无疑给研究者们带来很多的不便。正是鉴有上述问题,.展了他的“”,,莱士特发确定问题侧验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研究。t,,:莱士特(Res1969)在进行博士论文工作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儿童先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柯尔伯格模型中的各阶段的陈述然后根据自己喜欢的程度加以排列结果发,,儿,现对于那些比自己水平高两个以上的陈述童用更低阶段的思维方式来复述儿童最喜,因此,,让“”欢比自己高一个阶段的陈述莱士特不象柯尔伯格那样被试开放式的自由发,,,。挥而是先将各阶段的典型的观点

4、写出来呈现给被试让他们对这些观点加以评价这就“,,eossoeses,。是确定’@l题测验(Dfii叱ITt简称DIT)理论基础,但莱士特对柯尔,莱士特的研究主要建立在柯尔伯格的基础上伯格的理论也有所修改甚g“”“复”。,其中之一就是柯尔伯格所建立的简单阶段模型发展成杂阶段模型莱士特认为柯尔伯,。格建立的是一种简单的阶段模型见图1儿童的道德水平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一个阶段*个阶,,“段段发展的他们既不能跨越某一阶段也不能在达到某一阶段后再倒”到前面。,退更低级的阶段柯尔伯格的记分系统也正是在这一简单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研究结果是看被试各阶段的使用率多少从

5、而确定被试属于哪一个阶段或者处于哪两个阶。,,段之间莱士特认为这个模型有问题因为很多研究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并不是一步步前进的,往往,,,,在发展的很早期就已存在比较高级的道德判断倾向而且在发展的某一时期。,“”,。往往同时存在好几种道德倾向因此莱士特建立了他的复杂阶段模型见下图2,“类型”“”以区别“”,莱士特在他的模型中用来代替阶段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阶段概念因为“”,“”。,他的类型严格来说并不符合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阶段概念尽管如此在莱士特的理,。,,论与研究中这两个概念通常还是混用莱士特认为在他的模型中每一种道德判断,厂同一时,类型都延续很长一段发展时期期可

6、能会有好几种类型并存因而在他的记分系统,,、里只需要用某一种或两种高级类型(相当于柯尔伯格系统的原则水平第五第六阶段)。,的使用率作为指标就可以了根据这一模型虽然原则性道德定向在大多数人身上不占主导,,只是随着个休的发展,地位但它们在人们的道德判断中或多或少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原,。则性判断的比例越来越大从而反映出道德发展的不同水平,.·脚75和乃)、`”,类型令利段卑用阶男.待呵俪如风熟厉而举利阶段用率拓{望V丫V、了,.11,、加75巧。.T.`、丫、l八丫」了,,.、

7、恕廿卜护乳狱发展--》发展--》图1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图2莱士特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型

8、外,,但他的阶段概念也不象柯尔伯格那此尽管莱士特在讲到道德发展时也讲到阶段概念,而,样限于纯粹的形式发展是包含了一定的内容成份它将形式发展融化于具体的道德情境,“”,。之中他的阶段发展围绕着儿童对合作原则的组织化(Rest1981)“”确定问题测验的构建,,,莱士特认为处于不同阶段水平上的J七童对于道德问题的理解是不同的尤其是对f属,,于不同阶段的论点(陈述)在重要性方面的考虑和安排是不同的即处于不同阶段的人会、。,将不同的道德观点作为其社会生活或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的准则}闷而这些观点对他们来说,。,儿童不能.哩解比自己所属阶段高两个阶段就是比较重要的了莱士特的博

9、士论文指出,,,一的陈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