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音编钟的音程组合

论双音编钟的音程组合

ID:37842329

大小:291.8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1

论双音编钟的音程组合_第1页
论双音编钟的音程组合_第2页
论双音编钟的音程组合_第3页
论双音编钟的音程组合_第4页
论双音编钟的音程组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双音编钟的音程组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曾侯乙编钟出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原本颇有争议的双音现象已得到公认,而遗留的课题仍待进一步考证。本文旨在探讨双音编钟的形成、音程类别渣l合形式以及双音编钟音程组合形式的分析与比较。一、双音编钟的形成根据声学原理,钟为弯曲板振动体,当其呈合瓦形结构时则可以在受振时产生两种基频模式,因此,“双音”现象应该在合瓦形钟体形成初期就具备.如商代的编庸已具有“—钟双音’曳但是,即使存在这种物理现象,也不等于在它产生的初期就被人们所意识到,甚至运用于音乐实践。秦序在《先秦编钟“双音”规律的发现与研究》一文中曾指出,“只有

2、双音音程趋向一定,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并有锉痕、鸟纹等旁证,才能确认它们属于音乐中存在的双音”吒而陈荃有在《中国青铜乐钟研究卜书中对于双音钟的产生时间及其判断准则有了更为详尽的叙述:“我国青铜乐钟合瓦形的板体结构始于乐钟的源头阶段,这种结构的出现一开始并非为一钟双音设置,当为演奏之便。规律性~钟双音的出现是先人在不断地发现、总结、探索中逐步形成的。⋯⋯应该说,西周穆王时期不但是区分西周早中期的分界线,也是区分规律性双音钟的分界线⋯⋯”@而判断一钟双音是否被科学的认识并有意识地投入音乐实践的标准删有其“外部现象”和

3、”内在的关键”:“西周阶段规律性双音钟的外部现象,一般是钟的内腔壁有调音设置或痕迹,外侧鼓部位则多饰以鸟纹、夔龙纹为主的动物纹饰;而内在的关键,是钟的正、侧鼓音高要符合一定的规律,音与音之间应具有规律性音程关系。漆明镜共同组成的音列能也体现出从无到有的认识、探索、使用态。因此,后文中所程类别与组合形式编钟为实例。二、双音j以曾侯乙编钟或成大三度关系,l度关系的音程不仅认识,在对其他编{三度关系的编钟也据测音数据所显示别存在于多例出土1.小二度。州音乐性能较差、发中,如山西曲沃北l秋初期编钟中,编编号为73的cl_

4、l{乍I_39(a1+0)、编号号为77的蟹一28({为小二度.但多为i音乐性确实较差。2.大二度。轺①铡音数据可参见音乐学院出版社20n5年J②原文刊于《中国66页。③著同注①,第4鲁④同}丰①,第45页。@下文中所举嘲音钟研究)一书。@括号幽标记为徊jz007年9月第3期37万方数据在多套编钟中时有出现,有时在同套编钟中所占的分量也较多,应在双音编钟的历史进程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如河南省新郑市金城路出土的春秋中期编钟、编镩的第13号钟乎-6(a2+25)、15号钟e2-10(*}16)、19号钟b‘一30

5、(七2+10)和23号钟gL24(a‘+15);又如河南信阳出土的战国编钟中的第1—14号编钟中+37(计17);再如重庆市涪陵地区小田溪战国土坑墓M1出土的编钟,其M1:84号编钟七Ⅵ2(犍Ⅵ8)等等。3.纯四度。纯四度的情况与前两者均不相同,它既在双音编钟的音程类别中不占主流,又不会在同一套编钟中密集的出现,通常某套编钟中只会偶有一钟出现双音为纯四度的现象,如有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l出土的西周晚期编钟的第2号钟七--7(叩一31)。以及山西闻喜县上郭村M2lO出土编钮钟的第l号钟a1“2(d2+30)等

6、。4.其他情况。只有个别编钟中才出现的偶然现象。如有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八件套编钮钟。其第2号钟,+26(屯,-26)的侧鼓音竞比正鼓音低近三个八度,其第4号钟卜25(僻一39)的侧鼓音也比正鼓音低大三表l表2度;又有河南省徐家岭M10编镩,其第12号钟公一28(d2-29)的双音关系为增四度;再有河南固始城关镇Ml编镩,其第4号钟d1-31(b-一30)的双音关系为大六度,其第5号钟.g’+6(d2-10)的双音关系为增四度。三、双音编钟的组合形式通过上文中对双音编钟的音程类别的例举及粗浅的分析可知,除

7、了大、小三度的音程组合外,大二度的音程类别较为多见,而小二度与其他音程类别则由于其发音不理想且分散、不集中、偶尔出现等因素,故不应作为一种“组合形式”考虑在内。至于纯四度,笔者认为其也不应归人规律性的“组台形式”,关于它的情形后文将会详细论述。观察双音编钟的出现到发展成熟。其逐渐进步的轨迹则是从最初的由大二度或大三度向小三度组合形式发展的阶段,到全部小三度的组合形式阶段,最后到较为固定的大、小三度的混合组合阶段。1.双音钟出现的初期,其组合形式由大二度或大三度向小三度探索的阶段∞:l出土地点文化期器物标号正鼓音侧

8、鼓音音阶0771e‘+491+5c均:角(徵)l河南平顶山北约西周中期穆0770占26冉35宫(角)羽I渡乡魏庄村王末期0769矿椰b2十23(变官)2.全部小三度的组合形式阶段。出上地点文化期器物标号正鼓音侧鼓音音阶60.oi87.g一23相同60n182b加相同60.01船.d‘—48甲一15陕西扶风齐家西周后期60.o.189k。-4lbo+14B均:羽、官、村出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