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短文两篇

8、短文两篇

ID:37835475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1

8、短文两篇_第1页
8、短文两篇_第2页
8、短文两篇_第3页
资源描述:

《8、短文两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8、《短文两篇》教学课时:两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3、1上课时间:3、11------3、14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   2、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3、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教学重难点:1、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2、理解作品内涵,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   2003年11月25日,一个特别的日子

2、。世纪老人巴金度过了他的百岁寿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日·月》,算是对老人的迟到的问候。请大家听读课文《日》。二、简介作者:巴金,生于1904年11月25日,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曾于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此后的50余年中,先后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三、听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1、课文包含了哪两个神话传说?对这两个物的行为,你是怎么看的?  

3、2、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并且,对飞蛾、夸父这两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怀念的态度。看来,日球确实让我们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四、阅读探究《日》《月》: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

4、追求光和热的行为。2.“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3、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命”?学生思考、小组交流,而后畅谈,教师多媒体明确。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月的细腻幽静吧。千百年来,在月亮身上,人们寄托最多的是什么情思呢?——明月千里寄相思。搜集有关古诗中月的名句。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的,一轮明月,两地相思。所有行走他乡的游子,当他抬头一望,思念就会潮水般一泻千里。那巴金对月亮的思考是不是仅仅停留于思念上呢?1、月亮在文中带给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譬如:“我望着明月,总觉得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月光冷的很”“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死了的星球,凉月,冷光,死的光。既然,这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星球,那为什么还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呢?巴金在文中给出了什么答案?   想使已死的

6、星球再生/思念着什么2、引用资料,阅读质疑《月》说到嫦娥奔月,我们从小听说的故事是否如作者所言:是要改变这冰冷的星球,使它再生呢?3、学生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思考: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要求:语言流畅简洁4、老师点拨   ……看来,将嫦娥奔月的理由想象为嫦娥妄想改变这冰冷的星球,只是巴金的一家之言,那这样想,可不可以呢?上学期我们是否也学过类似的文章呢?即在某个对象身上赋予一种特定的内涵,以抒发自己的个人理想。——《爱莲说》中的莲、牡丹、菊,那里的莲象征的君子,牡丹-富

7、贵者,菊-隐士,不也是周敦颐寄予自己人生追求一种方式吗?包括《日》中的飞蛾和夸父,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飞蛾之所以会扑火,是因为它的向光性。但作者却不仅把它们当成简单的生物和远古神话中虚无飘渺的人物,而是重新赋予了他们新的内涵,这才有了为了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生命的壮举。  因此,文学有其现实性,是为了服从作家表情达意的需要,同时也是和时代合拍的。五、拓展延伸:从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巴金?搜集有关巴金的颁奖词。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

8、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作业: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的五个句子,品析背诵。板书设计:短文两篇巴金飞蛾扑火夸父逐日追求光明嫦娥奔月改变现实世界教后反思:优点:巴金是我国著名作家,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学习此课我首先介绍作家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以及本课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间,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足:一节课两篇文章,教师过于着急,学生说的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