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820005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观书有感(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晓义明理感受古诗——《观书有感》教学案例柳州市白云小学曾昱一、背景 1、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一册《古诗两首》之二《观书有感》 2、文本解读: 《观书有感》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诗中不仅写了池塘的美丽的景色,还通过看到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池塘中的水才会如此清澈这一现象,联想到了“人的心智,也是由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这一深刻的道理。怎样在古诗中挖掘语言因素,我的教学实施将从“语言、形象、情感”入手,让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描写的意境、领悟诗句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3、文本与学生经验: 学生较易理解诗句的意思,但对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却难
2、以领悟。如果教师直接讲给学生听,虽然学生也能明白,但印象不会太深,我决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 4、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美景,感悟“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深刻道理。 3)、激发学生读书、学习的兴趣。 5、教学设计: 1)、自学为主,通过查工具书等方式弄清诗句的意思。 2)、反诘题意(诗中没有写读书,不如改成《观塘有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主动去探究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3)、通过想像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诗中所描绘的内容。二、课堂实施 (一)激趣导
3、入:师:同学们,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其次,古人不仅读书,而且还强调读书的要思考,所谓“读而思之”方能有所悟,有所得。下面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就是作者读书时有所思,有所悟而写成的。看看我们学习之后会得到怎么的启发。生:齐读题。生:解题(看书所得到的感悟)生: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由于小学生对古诗不如对一般文章熟悉、了解,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没有过全过细的介绍作者与时代背景,而是选择与该古诗有密切关系的且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意的内容作为导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集中精力领会诗文的大体意思,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二)学诗音、明诗意自读诗歌:要求
4、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想想诗意。可以多读几次。检查学习情况。请生读(2个)指导“为”(wèi)和其他生字。师:同学们读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且还要得有韵味。古人所说的“吟诗”就是说诗能像歌曲一样唱出来。老师不要求大家会唱,但是我希望大家能读出韵味,读出节奏来。请大家听老师如何按拍子读的,希望你们能学一学。(教师边打拍子边读)生:个别读生:齐读(教师打拍子指挥朗读节奏)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无疑是教师教学语文、学生学习语文的金钥匙。在整个小学阶段,朗读的训练也是最为关键,正如《大纲》中所言,“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
5、的熏陶。” 学生多读而不厌,充分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在教学中,以读促思,再以思促读,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并领悟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道理,无疑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学习第一句的“鉴”,理解字义:镜子。师:注意结构,“鉴”是“金”字底,因此跟金属有关,是因为古时候的镜子是用铜做的。古人以铜为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理解第二句。我们用镜子照自己的脸呀,衣服漂亮吗?诗人说池塘像一面镜子,那此时谁在照呢?生:天光、云影他们一边照一边在徘徊呢。什么叫徘徊?指导读出徘徊留恋的感觉。师:是呀,这“天光云影”一定认为
6、自己太漂亮了,想多瞧瞧自己的模样,不愿移动,想想它们心情如何?(生:很开心,很留恋)师:谁来读这句诗,读出它们的快乐来!(指导读)原来这诗里还有美景呀。请大家再美美地读这两句话,一边读一边想想当时的景色吧。看到这般美景,诗人心醉了,看到这如明镜般的塘水,爱思考的他不禁产生了疑问,同学们你能告诉我,他会问些什么呢?理解“渠”。师:哎哟,这“渠”不是“沟渠”吗?你怎么理解它的意思?你知道为什么池塘里的水如此清澈吗?理解第四句诗意。(重点理解“活水”是流动的水。这正是方塘如明镜的原因呀。联系第一句话)原来这简单的确20个字还有这么高明之处呀。这也是我们写作时要向作者学习的地方呀。品味、领悟词
7、语的含义,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通过让学生主动寻找关键词句,抓住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的内涵,进而使学生理解课文内涵,升华朗读的情感。(三)精读诗,悟诗理诗的内容明明写这方塘,为什么作者却用观书有感,而不观塘有感呢?(生答)生1:这首诗是诗人读书之后写的。生2:诗中没有提书和读书,可是诗人是在池塘边读书。师:你怎么知道的?生2:(边指书上的插图边说)从图上知道的,诗人正在读书。师:借图理解是个好方法,值得借鉴。在学生理解了诗中的词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