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减负增效之帆

扬减负增效之帆

ID:37803871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扬减负增效之帆_第1页
扬减负增效之帆_第2页
扬减负增效之帆_第3页
扬减负增效之帆_第4页
资源描述:

《扬减负增效之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扬减负增效之帆,领学生驶向彼岸三塘铺镇朝阳中学邓美珍“减负增效,聚焦课堂”这是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科学、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形成,离不开高效课堂,更离不开积极的课堂气氛。所谓课堂气氛,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影响着师生在课堂上的思想行为、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它也是教学活动是否能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听到过3种有趣的说法,说: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重,是恶性循环的教学;教师负担轻,学生负担重,是误人子弟的教学;教师勤钻研,学生负担轻,才是减负增效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当然,减负增效也得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改进课堂教学形式正是切实可行的办法之一。我尝试着对课堂模式进行了摸索,优化课堂结构。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体参与是激发学生学习意愿的关键所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是越俎代庖,重师者传授,轻学者参与,致使学生的时间与精力大量浪费,学习动机受挫。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内部发生的过程,他越是投入,就越具有动力,也就越能顺利完成这一过程。如果在课堂上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那么学生就缺少阅读实践,缺少朗读感悟。这种单一的教学过程模式,显得枯燥乏味,费时多效果差。在二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的图画》时,课前我请孩子们各自画一幅秋天的美景图。通过对

3、文章的理解和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来呈现他们脑海中的秋天。不少同学都画出了他们心目中不同面貌的秋天。当我请他们来介绍自己所画的画时,惊喜地发现在绘图的过程中,大家对于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位同学在画上画了稻田和果园,果树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水果。他告诉我们他所画的是收获的秋天,充满了希望。通过他的画和介绍,让我们领会了文章的内容,不仅看到了、更感受到了秋天硕果累累的景象。这堂课在同学们自己介绍讨论、师生互相交流的热烈气氛中结束了。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这一举措,无疑是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意愿。这时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学生个体发生的探究意愿。在教学

4、中,学生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拉近了课本和生活间的距离。因此,课堂上,学生们轻轻松松地,就掌握了需要学习的知识,还获取了许多课本以外的东西,在减负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针对所教班级学生喜爱表演的特点。我还在课内、课外设计了一些活动,让他们一展所长。例如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时,同学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就显露出强烈的表演欲。于是,我们就用了一堂课的时间。请学生自由组合,以课本剧的形式将课文表演了出来。最后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是各种版本的,经过改编后的《小柳树和小枣树》。这样的一堂课,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演能力。其次是实施差异教学

5、。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按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作业布置,那么对于能力强的学生来说思维难以拓宽,自主性难以得到发挥;而能力弱的学生学习可能变得越来越吃力,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能更好地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从学生不同的水平、兴趣、和学习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成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对于

6、部分作业的设计,我分了一些层次。有些作业中,有基本题、附加题、自选题。比如在完成拾贝集,即对好词好句好段的摘录时,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同学,要求他们能够仿写,或写出读后感。对于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只要求摘录。这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把他们从过多的作业中解脱出来,作业量少效大,减轻了作业负担又提升了作业质量效果,何乐而不为呢!21世纪的基点是终身学习,这是贯穿于人一生的学习。合理的使用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的真谛在于以教师的点拨点燃学生学习的希望之火,以发展为目的开启学生知识的大门,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化成人

7、格,使教育焕发人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持久的实效。以上这些就是我在教学中一点粗浅的尝试。“减负增效”并非一句口号,要真正实现这一目的,我还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多下苦功,向各位老师多多学习。希望能让学生们学得轻松、快乐、扎实!有所悟,有所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