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93698
大小:3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31
《创设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情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设张弛有度的课堂教学情境关丽在教学一线的我们,没有哪一位不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能自始至终地专心听讲并积极思考的。可是,无论事实还是心理学都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然而多少教师明明知道这个道理却常忽略它,因而不仅其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牢骚满腹,整天工作在一个消极抱怨的工作状态中,那么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认可度可想而知。那么,怎么做才能创设有效地课堂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想“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应该能给我们以启示,因为兴趣是一味良药,一把钥匙,谁能很好地运用它,谁就能很好的驾驭课堂,给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美国教
2、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作为中学语文教师的我应该思索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所以,课堂教学效率能否最终提高,很大程度上应取决于能否使学生具有信心十足的学习兴趣。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引导,能最大限度的创设出积极有效的课堂情境,最终实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个弹性的过程,教学内容的实施应该有轻重缓急之分,先人提出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的观点,我想,用它来指导当今的语文教学,仍有
3、价值:“张”即必须善于处理重点、难点和特点,在重复中找到不重复,并对这些地方着重推敲,认真讲,仔细讲,必要时辅以具有一定难度的当堂练习。而那些非重点、非难点和非特点的地方,那些多次见过的知识点,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自己整理、自己做练习,时限长一些,以体现一个“弛”字。张弛相继,相得益彰,就完成必要的教学任务,有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提高,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定的展示空间,有掌握新知识的满足感,更有解决了新问题的成就感。这样就容易调动学生有效学习,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学习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学习的能力也就随之增强了,一个良性的学习内质也就形成了。需要补充的是,在实施之前,我们需要
4、对学生的整体情况做充分的分析了解,广泛地听取学生的意见,了解哪些该“张”,哪些该“弛”,特别是在教学结构的制定上,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甚至用多少时间、习题有无练习的必要,都可听取学生的意见,采用学生认为合适的“一张一弛”,以此真正调动起学生做学习主人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利于开拓学生的语文知识。“一张一弛”的教学设计,一方面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贯彻落实,一方面也利于教学艺术技巧的充分发挥。不过,在发挥教学艺术技巧上,必须要有新颖独创性。新颖独创的教学手法,能刺激学生大脑皮层,造成优势兴奋中心,使他们兴致高昂地去追踪教师创设的
5、艺术境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由此激发创造的热情。为了达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生活经验,巧妙地创设情境。生理学启示我们,单一重复的刺激,对被刺激对象将产生抑制反抗,因此,教学则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如巧设悬念、投石激浪、旁敲侧击等。特别值得一谈的是采用“节外生枝”的方法。“节外生枝”能在教师主导作用下,使学生撞击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节外生枝”用延伸话题来引导学生。在教析《背影》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疑问:“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是否有过送人或被送的经历,是否看到过一些分离的场景,当时的情境是怎么样
6、的呢?”这种问题最贴近现实生活,学生的感受深,往往能完整地来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感受能力。除了延伸话题,还可用“以疑存趣”的方法。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这是语文所要设计的内容,而每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知识,这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热点”。《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怎么轻易靠近秦始皇,荆轲为什么那么不幸?安陵君怎么还不如一个臣子?这样的“疑”更能使学生带着兴趣去接触古文。所谓“一时激起千层浪”,简言之,就是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扫除语文教学
7、中造成的沉闷、压抑、一潭死水的局面。要达到这个目的。关键是选好能激发学生思维浪花,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石头”。例如,我在讲《故乡》时曾经设计了一个问题:杨二嫂是可笑可耻的人,还是可悲可怜的人?杨二嫂值得同情吗?由于这个问题有一定思维容量和思维价值,具有思辨意义,所以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对课文的误解,有助于学生正确深入地理解课文。经过分析,大家统一了认识,杨二嫂从“豆腐西施”到“圆规”的生活历程,是杨二嫂悲惨生活的历程。她同样是一个在政治上、经济上遭受深重压迫的可怜人。在调动学生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