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90007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纸船和风筝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纸船和风筝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师: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指名答,齐读第六段) 师: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为他们感到高兴 生:我很兴奋。 生:我也想和他们一样,有这么一个好朋友 生:我觉得“纸船和风筝”好像有魔力一样,把他们两个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了。 师追问:这“魔力”是什么? 生:是他们对待朋友的真诚。 生:是他们深厚的友谊。 师:是啊,那纸船和风筝是他们友谊的见证(再
2、次齐读第6段) (反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了更深刻地体验到人物的心情,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更好的衔接,所以我在上课初始抓住了第6段,让学生再次深深地感受到了松鼠和小熊之间深厚的友谊。为接下来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学习第7-9段 师范读第7-9段,问:说说你们现在的心情。 生:我感到很难过。 生:我感到很伤心 生:我心里闷的慌,像喘不过气来一样。 师:是哪句话让你们感到这么难受呢? 生: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扬的风筝…… (出示“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3、。)(生齐读这句话) 师追问:“风筝”在哪儿呢?“纸船”在哪儿呢? (男女分角色分别读第8、9段) 师随机采访“小熊”和“松鼠”,说说此时的你在想什么? 生:我真后悔,真不该和松鼠吵架。 师:带着你的后悔,读这句话。生读:山顶上再也看不见…… 生:我该不该主动去道歉呢? 师:带着你的为难,读这句话。生读:山顶上再也看不见…… 生:我好难过,小熊今后肯定再也不理我了。 师:带着你的难过,读吧。生读:山顶上再也看不见…… 生:我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朋友了。 师:带着你的失落,读。生读:山顶上再也看不见…… 师:小伙伴离
4、开了,友谊消失了,小熊和松鼠多么难过啊! 生齐读:“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三、学习第10-11段 1、师:是谁最先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再次伸出了友谊之手呢?(齐读第10段) 出示小松鼠那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师采访“小松鼠”:当你写这句话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很紧张,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生:很急切,很想让他快点到小熊的手中。 生:有点担心,小熊愿意和我和好吗? 生:还有点不好意思。 师:把你的心情读出来吧,担心的,紧张的,急切的……(指名读这
5、句话) 2、师:风筝最终飞起来了吗?(学生齐答:飞起来了)齐读第11段。 师:说说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吧! 生:我很高兴,他们终于和好了! 生:纸船和风筝的“魔力”又回来了! 生:我很激动,也想哭了 生:真为他们感到高兴,他们肯定再也不会分开了; 生:我现在兴奋极了! (指名读——齐读第11段) 3、师:是啊,我们都为他们的友谊而深深的感动了,当松鼠把一只只小纸船放到小溪里,他会在小纸船里说些什么呢? 生:对不起。 生:祝你永远幸福快乐! 生:你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 生:我们再也不要分开了! 生:我们再也不要吵
6、架了! …… 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一段。 4、师:如果没有小松鼠勇敢地走出第一步,把纸船放进小溪,他们会怎么样呢?(指名回答)当我们的感情和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扩大,宽容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在我们班里,有没有和同学吵架了,到现在还没有和好的呢?你想成为一只勇敢的小松鼠,再次伸出友谊之手吗?现在老师就给你这个机会,去勇敢地找回失去的友谊吧。 (学生纷纷走下座位,找自己的伙伴,气氛异常热烈,有的紧紧握着对方的手蹦着跳着,有的不停地在说对不起,有几个男孩子紧紧
7、地拥抱在一起,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有几个女孩子甚至眼睛里已经含着激动的泪花。) 师:同学们,为你们的友谊之树常青鼓掌吧!(顿时掌声雷鸣) “老师,我很想写作文了。我想把今天这件事写下来。” “对,我也想写这件事。”马上有其他几位学生附和了上来。 我眼睛一亮,马上问其他同学:“你们也想写吗?” “想!”全班同学大声回答。 于是我临时改变了教学内容,让他们立刻把今天这堂课发生的事写下来,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立刻埋头写了起来。 反思: 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
8、空间,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更多的是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体验,感受文本,溶入真情。 首先,我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1)“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2)“如果你愿意和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