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81396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31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谈怎样上好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课作为一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我对信息技术这门课深有感概:由于受农村学校教育配置不足和当前农村家庭条件的限制,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一直没有受到重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将越来越重要。大家都知道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强,这使我深深感到上信息技术课程的难处。难在一是农村学校电脑设备配置差,条件不足,至少是两人一台电脑;二是学生知识面窄,信息技术水平非常差;三是学校教学管理层不重视,学生就容易把它作为休闲课、玩耍课。我认为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
2、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以及信息能力,还承担着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整合的任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特点与优势,使之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从而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使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转变成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学生由原来接受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活动参与者和知识建构者,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
3、信息素养,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此,根据本人的教育教学经验,本人认为上好初中信息技术课应从下面五个方面着手:一、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我们学校地处农村,从而学校把电脑设备看成是一些非常重要贵重的财产,怕学生损坏机房的设备,所以学校要求信息技术任课的老师在学生上机操作时对学生严格要求:机房内不能随意走动、不能讲话、不能随意删除或修改电脑里面的文件或程序等等。我认为这样规定弊是大于利的,因为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平时他们几乎没有条件接触电脑,对电脑这种贵重的设备本来就不敢乱动,加之要求这一严格,所以学
4、生更加不敢动手大胆操作,只能是老师教一步操作一步,根本不敢尝试新的知识,甚至有极个别女生,坐在电脑前,不动手,看别人动手操作,问其原因让人啼笑皆非“怕弄坏电脑,弄坏了要赔偿”,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只是不是物理上损坏电脑设备,我反倒认为教师们应该多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操作新的知识内容。二、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一)直观教学法。运用计算机进行直观教学,不但抽象的理论变得好讲,而且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学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这部分内容,考虑到农村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没有见过计算
5、机的“内脏”,我就找来了坏的CPU、主机板、内存条、鼠标、键盘、软盘、光驱等等,加上电脑室里的打印机、显示器,件件呈现在他们眼前,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个部分讲解,让学生观察还可以用手摸一摸这些“零件”和设备,帮助他们揭开计算机神秘的面纱。然后,再要求他们讲出每个零件和设备的名称;对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对其再深入讲解,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自己学会组装计算机,及对硬件系统中的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时判断,让他们知道各个硬件设备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作用,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可以解决计算机硬件的一些常见的
6、问题。培养了学生利用计算机的意识和应用能力,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弊病。(二)分层教学法。教师先要充分了解所带班级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采取分层教学方法在农村学校非常适用,分层教学”:是指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以及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例如一个班级,可以把他分成三个组A组为优生,即对计算机有很强的操作能力,能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B组为中等生,对计算机只有简单操作水平,不能熟练操作。C组为差生,对计算机很不了解,不能进行任何基础操作。上机时排位置时首先让C组坐在中间
7、位置,方便老师经常对这些同学进行指导。B组同学挨着C组同学,坐在靠中间的位置。A组同学坐在两边的位置。分组后有利于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教师上课辅导,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教师还要注意应按不同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各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余力的A组学生要求他们跳一跳,除了做完共同的作业,还可以再做一些额外的、难度大些的题目,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教学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教学避免了基础好的学生无所事事,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越
8、学越差,严重的对信息技术失去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到新的知识,获得进步。(三)任务驱动教学法。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完成教学内容。“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呈现整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