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71642
大小:78.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5-30
《教育心理学2011整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认知发展与教育一、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1、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1、感觉的一般规律●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最小刺激量●绝收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1)感觉适应同一感受器受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2)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的作用下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吃了糖之后接着吃柑橘,会觉得酸”;“吃了苦药之后喝白开水都
2、觉得甜”(3)感觉相互作用几种不同的感觉发生相互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牙疼会因为强烈的嗓音而更加厉害”;“用凉水擦脸会提高视觉的感受性”3、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4、知觉的特征(1)整体性人总是把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2)选择性同时作用于我们的客观事物多种多样,但我们总是从中选择出少数事物来,作为知觉对象(3)理解性人在感知事物时候,总是根据过去获得知识和经验理解当前所知觉对象(4)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相对的保持不变5、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1
3、)强度律作用于感光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清晰的感知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无论板书、挂图、实物模型的大小,还是教师讲课声音的高低,都必须适当,以便使全体学生都能看的清听的明。(2)差异律18对象和背景的差异间的差别越大,越容易被感知。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具、绘制图表以及板书时,就要增大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使学生获得鲜明清晰的印象。(3)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更容易被感知。因此,教师在制作和使用教具时,应尽可能变静为动,变死为活(4)组合律时空上接近和相似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感知。因此,教学内容应分节分段
4、,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教师板书要注意空间布局和排列顺序6、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1)有意性不断增强;(2)精确性不断提高;(3)概括性逐渐增强7、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1)观察前明确观察目的、任务和观察方法(2)观察中掌握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3)观察后进行分析和总结,增强学生的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二、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记忆的种类(1)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0.25-2秒)、短时记忆(5秒-2分钟过,7±2)、长时记忆(2)根据有无预定目的,分为有意识记和无
5、意识记(3)根据材料本身有无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记忆的品质敏捷性(记得快)、持久性(记得牢)、准确性(记得准)、备用性3、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记忆过程的规律:(1)遗忘及其进程:艾宾浩斯无意义音节重学法(又称节省法)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2)遗忘的理论解释:痕迹衰退说、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同化说(奥苏泊尔)、动机说(弗洛伊德)18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善于识记、增进记忆①明确记忆的任务
6、和目的,理解地进行识记②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比如直观形象法、分类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等(2)合理组织复习①及时复习。根据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对学习材料的复习应该及时;②分散复习,有助于减少不同学习材料的相互干扰,避免长时间学习造成的疲劳;③复习方式多样化,采取练习、讨论、提问等多种形式;④适当过度学习(150%)(3)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回忆或再认的线索,保持良好的心态三、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1、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2、想象的类型(1)根据想象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计划程度
7、,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梦)(2)根据新颖性、独创性的程度,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3、学生想象力的培养(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象的动力和想象的情感(2)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3)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想象(4)结合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有目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5)带领学生参加实践,丰富人生经历,增加感性知识。四、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它的两个基本特征。1、思维的类型(1)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不同,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
8、维(2)根据思维过程的方向或者答案的数目不同,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2、思维的品质18(1)敏捷性指一个人能在很快的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意见,也就是说人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当机立断、不犹豫。(2)灵活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变通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