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65321
大小:1.54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9-05-30
《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后“茶馆式”教学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轻负担、高质量”的十年研究实践静教院附校十年多以来,坚持课程与教学改革,潜心研究提高教育有效性《上海教育》推出“上海市课程改革十一个样本”,静教院附校为其中之一。2009.10教育部在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静教院附校作为全国课改典型之一推出(上海市纳入此列的只有两个学校,另一个为上海中学)。2009年被教育部评为“影子校长”项目基地。2010年1月被初评通过“上海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一、一个来源于实践的现实难题静教院附校的研究进入教学的核心环节——课堂,在大样本家常课调查之后,归纳出课堂教学四个突出的问题:一
2、、一个来源于实践的现实难题(1)教师总体讲得太多,但绝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讲得太多。很多教师也并不清楚究竟自己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甚至学生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没讲;不希望教师讲的,教师津津乐道。教师乐意重复讲解,甚至多次重复讲解自己的思维和正确的结论,认为一成不变的重复讲解是解决更多学生掌握知识的唯一途径。一、一个来源于实践的现实难题(2)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特别是“相异构想”没有显现出来,更没有得到解决。许多老师的课堂教学仅仅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什么是正确的。不去思考学生在这些问题上是怎么想的。即便是教师的提问也是在追求学生回答正确。一、一个来源于实践的现实难题(3)
3、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常常带有盲目性。为什么要提问?本次的提问目的何在?为什么请这位学生回答,而不请别的学生回答?又有:为什么要让学生小组讨论?什么问题更值得小组讨论?等等、等等,许多教师表现茫然。一、一个来源于实践的现实难题(4)教师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问题常常束手无策。虽然有关注“中间”,兼顾“两头”的教学策略,但是以此教学策略为指导的教学方法很少。似乎除了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补课之外没有其他方法。一、一个来源于实践的现实难题在提高学生学业效能上,如何以优秀的教学方法为引导,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是一个来源于教学实践的现实难题。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
4、教学弊端其一,空间维度。全国、上海市、静安区已产生的优秀教学方法和存在于本校教师中好的教学方法;其二,时间维度。回溯过去,审视今天;其三,目标维度。新课程推进对课堂教学的发展要求。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提出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在全国中小学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当今许多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教学方法也能找到与“茶馆式”教学有许多共同点。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为什么茶馆式教学会有这么大影响?为什么近30年来我国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或多或少,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受到“茶馆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呢?因为,虽然这一方法简练成八个字,而且又把这八个字提
5、练为“茶馆式”教学,说明“议”是这一教学方法的核心,“议“是对话的重要方式。“茶馆式”教学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教育走向对话,教育走向合作,教育走向学习共同体。“茶馆式”教学的精髓值得传承。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只有继承才能更快地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使优秀的教学方法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特别在新课程推进到今天,中、小学教师都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诉求。我们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以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为基础,探索这一教学方法的发展,并且把这种发展后的“茶馆式”教学称为后“茶馆式”教学。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教学方式更加完善(主要发展)。学习方式有两种:有意义的接受性学
6、习,即书中学,主要学习的是前人已总结出的知识,获得的是间接知识;研究性学习,即做中学,获得的是直接知识。后在何处?要回答的就是发展在哪里。发展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不但增加了“做做”,而且在“读”、“议”、“练”、“讲”上赋予新的内涵:(1)“议”是“茶馆式”教学的核心,也是后“茶馆式”教学的核心,其本质是对话。教学有没有对话是灌输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分界线。那么,这里强调的对话,究竟谁与谁的对话?对话的本质又是什么?从对话的对象来看是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自己对话。从对话的形式来看有个体与个体对话,个体与群体对话,群体与群体的对话。
7、从对话的本质来看是经验与文本的对话。其中,“做做”是在增加学生的经历,增加学生的经验。二、后“茶馆式”教学挑战教学弊端(2)“讲”,指教师的讲解。过去,也曾强调“精”讲。问题是“精”讲什么?一般都认为讲“重点”、“难点”。后“茶馆式”教学强调讲学生自己学不懂的。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不管是“读”懂、“练”懂、“做”懂,还是“议”懂的,教师都不应该讲。前、后两者强调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前者,偏重的是学科本位,“重点”,并不一定是学生自己学不懂的;后者,偏重的是学生本位,以学生自己能否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