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教案

新航路开辟教案

ID:37764768

大小:2.07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30

新航路开辟教案_第1页
新航路开辟教案_第2页
新航路开辟教案_第3页
新航路开辟教案_第4页
新航路开辟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航路开辟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开辟新航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经过,通过东西方航海壮举的比较,学会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3、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过程与方法:1、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扮演航海家角色,感知历史,从而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2、利用地图动态演示,帮助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3、通过对比分析进行问题探究,进一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对世界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中西航海史上的壮举,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正确认识本民族存在的问题,培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人文

2、精神;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体会开辟新航路的历史进步性,以及该过程与结果的非正义性。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难点: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三、教学思路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即经过),走向汇合的世界(即影响)。其中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是重点,经过比较简单,学生可自主学习,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动态航程地图,给学生以直观印象,按时间顺序打出四次航海的人物、时间、路线,并指出其航行方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再现历史情境,在课前找四位同学搜集资料,分别描述四次航海

3、的经历;影响方面主要通过阅读课本和补充材料让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教师加以指导并进行总结。三部分内容讲授完毕,可设计一个探究问题,对郑和下西洋和开辟新航路进行比较并作出评价。教师可制作表格辅助学生理解,从广度、深度上进行挖掘,开拓学生思维,加深对新航路开辟原因和影响的认识,同时有利于实现历史的人文主义教育功能。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幻灯片——15、16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现代世界地图比较师:以上三幅图分别是15、16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现代世界地图,仔细观察,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学生:15世纪时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与现代世界地图有很大

4、差别,而16世纪时看起来已经非常接近了。师:从地图上可以看出,15世纪时欧洲人只认识到欧洲、亚洲、非洲一些地方,对整个世界认识还十分模糊。但是到16世纪,同学们会发现,欧洲人的世界观已经与当代世界观非常接近,转变的关键事件是什么?学生:新航路开辟师:下面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情况。由此导入新课。【新课讲授】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新航路”?关键在于“新”字,顾名思义,这种说法是相对于旧航路而言。由于欧洲人对东方尤其是中国的商品特别喜爱,因此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传统的东西方商路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这幅地图《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

5、。213学生:略分析:从图上看,传统的东西方商路大致有三条,陆路一条,中国商品由中国和阿拉伯商人从陆上丝绸之路经中亚沿里海、黑海到小亚细亚,再由意大利商人转运到欧洲;其余两条海陆并用,一条由海上丝绸之路到波斯湾,通过阿拉伯商人经两河流域、叙利亚转运到地中海,再由意大利商人转运到西欧;另一条由海上丝绸之路抵达红海,再穿越苏伊士地峡前往埃及的亚历山大入地中海,再由意大利商人转运到西欧。传统航路都要经过地中海东岸,再转运欧洲。新航路则不经过地中海,而是绕过非洲南端或是直接向西航行通往东方。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

6、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新航路。既然有传统商路,西欧各国在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为什么还要开辟新航路?又具备了什么条件?(一)东方的诱惑1、根本原因: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请同学们看《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图》,注意观察图中主人公在干什么?女主人手中拿着书,但她的目光却看向哪里?这反映了十五世纪欧洲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何在?学生:图中男主人公在清点钱币,女主人公虽然手中握书,但她却目光专注地盯着桌上的一枚枚钱币。我认为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金钱的强烈渴望。分析:15世纪以后,西

7、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体,作为普遍交换和支付手段的货币,不仅取代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也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增加收入,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货币和黄金的需求量急增,但西欧贵金属产量本来就不高,而与东方贸易中出现的巨额逆差又使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西欧市场货币的普遍短缺。这就导致了欧洲人寻金的渴望。而自《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把东方,包括中国看成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