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63978
大小:7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30
《散文阅读中表达作用题的类型及解法例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的大阅读一般为精美的哲理散文、抒情散文和微型小说。在文学作品阅读(古代诗歌阅读中也经常遇到)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题目,其要求一般为:……的好处是什么?……作用是什么?结合上下文分析……表达效果。本文特就阅读中表达作用题的类型、解法略作探讨。一、人称表达类 命题方向: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 【例子1】2000年《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例子2】06年辽宁卷第20小题:文章对牡丹等
2、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解题思路:(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下表: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 呼告抒情,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1、《长城》第22题答为:①将长
3、城拟人化:A.便于与长城对话;B.便于抒发感情。②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2、06年辽宁卷第20小题答为: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二、修辞方法类 命题方向:针对一些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命题。 【例子1】06年福建卷第13小题: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例子2】06年天津卷第19题: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
4、,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例子3】07年福建卷第12题:请指出“我看到了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例子4】07年浙江卷20题: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5分)(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幢幢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只有石壁上遒劲古朴的石刻。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失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像它们的风采了。那雾中的楼台,因雾气轻薄得恰到好处,虚实变幻,顿生雅韵。而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解题思
5、路: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这类语句作用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在答题时点名所用的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要明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在具体运用中又有些细微的差别,现将《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八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列表如下:比喻 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或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于生动,化深奥为浅显
6、,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夸张 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拟人 使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对偶 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 排比 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反复 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 反问 表达鲜明,起强化语气作用。 设问 提示注意,突出强调,引起思考,使自己的回答具有说服力,增强表达效果。 (3)确认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
7、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1、06年福建卷第13小题答为:使用了暗喻(或比喻)的修辞手法。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2、06年天津卷第19题: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 3、07年福建卷第12题:这里用了比喻,这个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 4、07年浙江卷20题:①通过排比、对比、夸张的使用,突出了泰山雾气的浓重,表达了作者对浓雾笼罩泰山的遗憾之情。②通过叠字的使用,突出了雾中古
8、树、山石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