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61762
大小:36.05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5-30
《德玛:功用、伏藏与掘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仁增度巴(持明总集)灌顶程序介绍珠古东珠仁波切 编著土登华丹 由英译中仁增度巴(Riga’Dzina’DusPa持明总集)是衮钦晋美林巴(遍知无畏洲,1729-1798)尊者发掘的龙钦宁提法类中三个主要仪轨的第一个。它可以作为续部灌顶传承的结构与内容方面的范例。此处仁增度巴(持明总集)灌顶之范本综合了第一世多珠钦所造两个法本的内容,即《钦哲夏嗯Khyentse’iZhalngom》与《拉旺贝玛惹凯正哇LhawangPadmaRaka’iThrengwa》,而这两个法本则是基於晋美林巴所造的仁增度巴(持明总集)根本灌顶法仪《嘉塔齐卢G
2、yalthabCh’ilug》。一、灌顶前行1以宝瓶水除垢(参加灌顶诸弟子清洗嘴巴并就座)2上师遣除灌顶之障碍3观想加持护轮4分发象征由无明造成盲目之遮眼布条5分发鲜花,被引见坛城时献上6总的介绍大圆满心部传承历史,特别介绍仁增度巴(持明总集)传承史7诸弟子向上师献上曼荼罗,以此祈请上师赐予灌顶8诸弟子请求上师灌顶(跟随上师重复念三遍)9(上师)接受祈请,并开示戒律的重要性10皈依: 1)开示皈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受皈依 2)正受皈依(跟随上师重复念三遍) 3)开示皈依学处与利益11发菩提心: 1)开示发菩提心的重要性 2)
3、正受发菩提心(跟随上师重复念三遍) 3)开示发菩提心学处与利益12以七支供积累资粮 1)开示七支供 2)正行七支供(跟随上师重复念三遍) 3)开示七支供利益13正受三律仪(跟随上师重复念三遍)14为生起胜义与世俗菩提心,观想表征菩提心的金刚杵位於自己的心间,跟随上师诵咒15接受自己与上师之间的三昧耶誓言水,发誓遵守戒律(跟随上师诵咒)16请求上师开启诸本尊安住的坛城之门17弟子观想自己进入坛城的四门,合掌于(顶、喉、心)三处,跟随上师诵咒,顶礼坛城18弟子随上师开示观想自己为莲花生大士,进入内在无相之智慧坛城。迎请智慧本尊并
4、将其融入所观想之誓言本尊19为确定自己属於(五方佛中)哪个佛部,弟子向坛城投花(跟着上师做)20解下遮眼布条,象征着已得到遣除无明之加持(跟着上师做)二、灌顶正行21上师开显坛城22让诸弟子的心与心所住于本尊坛城之真如自性23上师祈请诸佛,献上供养与顶礼,恳请诸佛赐予灌顶五方佛部之共同灌顶24a宝瓶灌顶以清净嗔垢,将其转变为法界体性智,并得到不动如来的加持(饮甘露水)25b宝冠灌顶以清净慢垢,将其转变为平等性智,并得到宝生如来的加持(将宝冠置于头顶)26c金刚杵灌顶以清净贪垢,将其转变为妙观察智,并得到无量光如来的加持(以右手触金刚
5、杵)27d金刚铃灌顶以清净嫉垢,将其转变为成所作智,并得到不空成就如来的加持(以左手触金刚铃)28e名字灌顶以清净痴垢,将其转变为大圆镜智,并得到毗卢遮那如来的加持(上师在弟子头顶上方摇动铃杵)29金刚阿阇黎灌顶,播下本初佛果之种子(持铃杵呈金刚持印)四不共灌顶与念诵、朵玛、经函灌顶30a胜宝瓶灌顶:以宝瓶表示完整的仁增度巴(持明总集)坛城,赐予诸佛身的加持(上师将宝瓶置于弟子头顶,赐予甘露水喝饮)31本尊灌顶:上师加持tsaklis嚓哩(小图片)成为真正的本尊;弟子以信心视其为真正的本尊并得到其加持。上师显示的tsaklis嚓哩(
6、小图片)包括:1)莲花生大士2)噶惹多杰(极喜金刚)3)普贤王如来佛父佛母4)(依次介绍)八大持明5)(依次介绍)莲师上首弟子王臣二十五尊6)坛城四门之护法神32朵玛灌顶:上师加持朵玛成为完整的仁增度巴(持明总集)坛城,弟子以信心视朵玛为完整的仁增度巴(持明总集)坛城33b秘密灌顶:(以舌)尝试精华。给予诸佛语之加持34念诵灌顶:弟子被授予念珠以持诵咒语35c智慧灌顶:赐予堪能修习四加持之智慧,并得到诸佛意之加持(给弟子显示佛父佛母的tsaklis嚓哩小图片,弟子左手呈环指状触之)36d句义灌顶:上师显示水晶与镜子,象征无缘自生智慧
7、。堪能领悟胜义自性之句义,并得到智金刚的加持37经函灌顶:授权弟子付诸修持并弘传正法(将经函置于弟子头顶)灌顶结行38吉祥灌顶 1)轮王七宝 2)八吉祥徽 3)八吉祥物39开示与灌顶相关的戒律40向上师献曼荼罗,对赐予灌顶致谢41回向功德、发愿德玛:功用、伏藏与掘藏珠古东珠仁波切 著1土登华丹 由英译中一、德玛:功用与传承共同佛教之德玛2在大乘佛教的经部和续部,都有将法门伏藏起来并由具证圣者以神通力再开启的传统。这样的传统有两方面:首先,具缘的法门可以由圣者开启,或者从虚空、山、湖、树林中根据他们的愿望与精神证悟的能力而任运显
8、现;其次,圣者可以将法门伏藏于经函或者其它媒介中,并将其托付给天、龙和其他具力众生加以守护,而在因缘时节成熟时再交付给具缘者。其他具证圣者会在将来再开启这些法藏。从佛教理论的观点来说,在胜义谛或究竟真理的层面上,并没有上师与弟子的差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