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伏气温病的概念和伏藏部位探讨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伏气温病的概念和伏藏部位探讨的论文【关键词】伏气温病;伏藏部位伏气温病的概念源于《内经》,发挥于王叔和,是温病学的重要内容。历代医家对伏气温病的概念和病位有很多阐释和说法,笔者现就自己的观点对此内容作如下探讨。 1伏气温病的概念界定 “伏”,《说文解字》中有“匿藏”之义,从字型结构来看,人旁蹲犬,有待机而动之象,属会意字。“伏气”则是指潜伏在人体内、待机而发的不正之气。“伏气”的“气”在这里专指邪气、不正之气。 那么“气”的范围怎么界定呢?传统中医认为,“气”介于形神之间,妙通有无。古人是用肉眼界定有无的,所以,如细菌、病毒、免疫因子
2、等微细的物质,由于具有“气”的特点,应该划归到“气”的范围,属于“气”的一部分。当然,也只能是一部分,而不是“气”的全部,因为伴随着这些微细物质的形体,还有显微镜都没有捕捉到的存在,如各种场、光等。如果“气”有所谓实质的话,那些没有捕捉到的存在,应该比这些可以观测到的微细物质更接近于“气”的实质。 作了这样的界定,肿瘤、寄生虫等肉眼可辩的体内伏邪,则不在伏气范围之内,但肿瘤、寄生虫的存在,往往伴随着“伏气”。痰和瘀是不是伏气呢?笔者认为,痰、瘀既有有形的一面,也有无形的成分,其形成和气化的异常密切相关,治疗上也以调气为主,气顺则痰消,气行
3、则瘀化。在痰、瘀的治疗过程中,伏气理论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伏气温病的概念可以做如下界定:潜伏在体内待机而动的不正之气外发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证的温热性疾病。. 2伏气温病的伏藏部位 关于伏气温病邪伏的部位,除了王叔和“藏于肌肤”外,《诸病源候论》认为“藏于肌骨”,明代陆九芝认为“藏于阳明”,还有认为发病部位即是邪伏之所。明代温病学家吴又可在《温疫论》中也赞成伏邪之说,并提出温疫病邪伏在膜原。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中也强调了“邪伏膜原”,认为:“伏温内发,新寒外束,有实有虚,实邪多发于少阳膜原,虚邪多发于少阴血分阴分。”柳宝
4、诒的《温热逢源》中认为伏邪的部位主要在少阴肾,曰:“寒邪之内伏者,必因肾气之虚而人,故其伏也每在少阴。”张锡纯则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又提出了“邪伏于三焦脂膜之中”。 笔者认为,在邪气伏藏过程中,动静是很重要的概念。太极因动静而分阴阳,动静是阴阳二气的重要属性。爱动的邪气如风、热、火、燥邪,往往不易伏藏;伏藏的邪气往往不大动,如寒邪凝滞、湿浊粘滞;若在表在腑属阳,其气多动,邪气易化热或外达,受邪多当下发病,不易留伏;若在里在脏属阴,其气多静而藏,邪气易于留伏,如五脏血络、胸膈、膜原、肠中曲折之处,以及肾、髓、脑等处。 各种邪气中,以寒邪
5、和湿浊之邪最易伏藏,成为伏气温病最常见的主因:①伏寒化温。寒邪内侵,多伏于少阴肾。肾为寒水之脏,最易伏寒。脊髓属督脉上贯于脑,俱属少阴肾所摄。古人所论述的伏寒化温,往往与现今的脑炎、脊髓神经炎、白血病、红斑狼疮等疾病相类似,因此,邪伏少阴说对此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参考价值。此类疾病多见阴精亏损,肾本大伤,一旦发病往往危重难愈。②湿浊之邪,多伏于水道。上而肺络,中而三焦膜原,下而肠胃,这些部位或深藏或曲折,气不易到,湿浊粘滞,邪不易动。此类疾病多发于膏粱之人,内伤湿浊,外感疫气,发病迅猛,因脏气尚未大衰,若治之得当,仍有愈期,如非典、肠伤寒等传
6、染病当数此类。 伏气的发动和郁久化热有关。清末何廉臣认为“凡伏气温热皆是伏火”。静极生动,郁伏的邪气久久不动,必然化热,热则动,动则发。伏气既已化热,更兼天地人之变,如春夏阳气升动,或感温热之气,或值郁怒劳倦等诱因,邪气则外发。或走三阳,或由厥阴、太阴,随其虚处而外达,若更兼宿有它病,则变证百出,不可胜纪。临证之时,当斟酌其宜,不可拘于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