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一中校史馆设计方案

南县一中校史馆设计方案

ID:37744875

大小:3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30

南县一中校史馆设计方案_第1页
南县一中校史馆设计方案_第2页
南县一中校史馆设计方案_第3页
南县一中校史馆设计方案_第4页
南县一中校史馆设计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县一中校史馆设计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南县一中校史馆设计方案横幅: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照壁:湖西颂(正面)校歌(反面)湖西颂(雕刻)  洞庭物华天宝,湖西人杰地灵。  忆卢沟月冷,时局维艰。先贤返梓,开馆传道。刘家垅上,兵房权作校舍;洗马池边,书声掩过蛩吟。日寇犯南,兵燹无宁。段公捐躯,气贯长虹;烈概长垂青史,精神永励后昆。   雄鸡一唱,湖西重生。蕙兰欣沾秋露,桃李笑逐春风。高考奥赛,成绩显著;美育体育,特色鲜明;科技创作,摘金夺银。弦歌激越膺省重,教泽流芳誉洞庭。  看新校异地扩建,再攀高峰。黉宇恢弘,覆压三百余亩;园圃所亘,变化四时之景。春风袅袅,萦怀扶疏绿竹;

2、秋雨潇潇,问径烂漫黄花;鱼游半溪水翠,雪舞千树梅红。千里马,九霄鹏,少年心事当拿云。  盛世盛典,新校新风。登高作赋,四韵俱成。诗曰:               春华朗朗叶蓁蓁,校史绵延七秩春。               沱水汤汤成伟业,洞庭漾漾启贤昆。                公诚勤勇弦歌劲,雨雾风云壮志存。               最是凭栏嘘浩气,高歌长颂一中魂。     回眸·雄关漫道真如铁(前言)          南洲自古钟灵地,沱水从来毓秀津。          公诚勤勇昭日月,湖西赖此越高峰。   19

3、38-2008,时光穿越了整整70年。   抗日烽火起,湖西先贤归。筹资兴庠序,造福南华安。   志士仁人,风雨兼程,励精图治;莘莘学子,上下求索,英才辈迭。   今日湖西,思想开放,理念先进。人文蔚起,科学维扬。人才济济,风景如画。乃智慧之渊薮,梦想之承载。   华辰七秩,驻足回眸。感怀岁月,彰往训来……        第一章 沱水东逝 弦歌悠扬  七十年,见证了一个民族内忧外患自强崛起的历史。  七十年,见证了一个学校开创基业发展壮大的历史。  七十年坚忍卓绝,七十年辛勤耕耘,赢得一路繁花,累累硕果。  岁月之河,风云变幻;湖

4、西文脉,源远流长……校址变迁:★城郊刘家垅(1938-1943)  ★沅江齐头山(1943)   ★益阳沙头钟家祠堂(1944)  ★南县白蚌口(1945.上)   ★城郊刘                    家垅(1945.下)    南县师范原址(高中部1962年迁往此地,1968年迁回与初中部合并。)  ★小荷堰新校区※变迁图配淡淡的底色,图案可为银杏树叶三两片。※一中校名更迭如次(配古茅屋背景):   1938  湖南私立湖西临时中学   1939  南京五卅中学湖西分校   1940.2 湖南省私立湖西初级中学   

5、1950.2 湖南省南县县立初级中学   1952  湖南省南县初级中学   1954  湖南省南县中学   1958  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    ※配小诗:       历史     是一条流动的河     波翻浪涌     昂首向前     南县一中     抗日烽火中诞生     历史变迁中成长     为国育才的宏志     激励着     湖西人     永不停懈的追求一、刘家垅·先贤兴学※配淡色小诗:  创校南洲烽火中,湖乡子弟坐春风。   竹篱茅舍童心暖,木铎弦歌师道隆。  每诲兴亡人有责,时规术业各专工。   公诚

6、勤勇光犹烨,桃李成蹊慰乃翁。1、段乃文校长及其他主要创始人如李名魁等人照片及简介(原2版)2、办学宗旨:抗日救国,培育英才(原1版)3、湖西中学石刻校碑(原2版)4、校徽(原2版)5、1938年湖西平面示意图(原2版)6、湖西创办前期组织系统示意图(原2版)7、校训(原2版)8、罗喜闻、金真如等人题词(原2版)二、齐头山·战难迁校※配文字说明:  1943年5月,县城沦陷,新建教学大楼被焚。段乃文校长率部分师生避难,行至厂窖,被困捐躯。下期,学校迁至沅江齐头山复学,租赁皮家大屋为临时校舍,由钟汉卿代理校长。背景字:学者远见,赤子深

7、情。痛英年早逝,恨日寇兽行。国耻不忘,中华复兴。1、四幅抗日救国图片(有)2、日军合围厂窖垸路线示意图(有)3、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碑(有)4、段乃文及其他遇难者遇难遗址照片(可否前往拍摄)5、段乃文宁死不屈画像(可否请人绘制)6、曹聚青宁死不屈画像(有)7、题词(有国民党内政部褒扬令、毛致用关于厂窖惨案的题词等)8、齐头山皮家大屋原貌、战难迁校图(可否请人绘制)三、钟家祠·被迫再迁※配文字说明:  1944年上期,学校迫于战火迁益阳沙头钟家祠。不久,日寇进攻益阳,学期未终,学生提前毕业。下期,沙头沦陷,学校停办。背景字:没有国家

8、的强大,难有教育的安宁;没有教育的振兴,难立强国之根本。1、钟家祠旧貌(校舍情景能否绘制)2、其他资料有待补充四、白蚌口·艰难返乡※配文字说明: 1945年上期,学校迁南县白蚌口。是年8月,日寇投降,学校迁回县城原址。建茅屋八间,权充校舍。1、白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