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32264
大小:8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29
《初中语文论文: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论文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刍议【内容摘要】文言文在中学阶段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出现在语文课本中的,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相比,文言文的比重则显得更大。但由于两者课程标准要求的不统一及初中教师对课标内容理解上的偏差,造成了高中教师对初中教师许多不必要的误解。因此,笔者从“有机融合,完善课标”、“纠正偏差,转变观念”和“循序渐进,提高层面”三方面来浅显地谈谈初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衔接问题。【关键词】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刍议高中阶段与初中阶段相比,文言文的比重则在高中显得更为大,具体表现为必修课本里的文言文篇目增多。而文言文是我们中
2、华民族的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如今在中学阶段它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出现在语文课本当中,足见各位专家对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重视。然而,目前的初高中之间,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信任,因此也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误解,特别在语法和文言文教学这一领域。高中教师多埋怨初中教师的不负责任,很多知识点没有讲或没讲透,导致自己必须再花上一定的时间、精力去填补;而初中教师也怅叹高中教师的不够理解,认为有些知识是不需在初中阶段讲解的,那本来就该是高中教师的职责。记得在前几年,一些已毕业的学生来电聊天时提及:高中的文言
3、文太难学啦!虽然以前您也曾在课堂上跟我们提及一些词性和句式的特点,但在高中的课堂里,老师则是“变本加厉”,更多的是让我们分析句子成分,分析词性,以此来让我们明了句式的特点和语法的特点,我们都觉得学文言文真的好没意思,好枯燥呀,甚至产生不想学的念头……曾经有一个网名为“小尾蓝蓝”的网友就“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时提及:“为什么不能在初中时渗透进去呢?孩子们英语语法已经学得很溜了,偏偏对母语的语法知识如此欠缺!不知主、谓、宾,不能判断动、形、名,这样的学生能算合格吗?”笔者也曾于2007年4月参加了台州市青语会第14次教学研讨会
4、,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文言文阅读教学”。与会代表们分别听取了初中二位教师的《小石潭记》和《狼》以及高中二位教师的《季氏将伐颛臾》精彩授课。而在此后的分组讨论评课中,初高中老师就文言文阅读教学产生了较大分歧,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高中教师认为,初中的二节课“基础知识欠落实;课堂教学偏重于情感的品味;文言文教学应重‘言’,而‘文’为‘言’的延伸”和“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等意见和
5、抱怨。而初中教师则认为:“高中的文言文教学过多地在字词和语法上纠缠,这样是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就高中同仁提出的重“文”而轻“言”的说法给予了解释和回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明确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古诗文阅读的评价中也指出:“6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初、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脱节?笔者认为
6、主要是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初高中课程标准要求的不统一;二是初中教师对课标内容理解的偏差。究竟该如何衔接好初、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如何重新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也成了中学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何为“初高中衔接”?笔者认为,所谓“初高中衔接”就是指保持、强化学生在初中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一步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我们又如何去建立这种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呢?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有机融合,完善课标照理说,
7、初中与高中同属于中学阶段,那么,语文教学的思想、方法、路子自然是相通的,况且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得以延伸和提高。然而,初中课标规定淡化语法知识,尤其是文言文中的语法知识,只强调“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对于词法、句法等知识则不属考查范围;而高中课标则强调的是,高中的学生要有系统的语法意识和语法理念,要求“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初高中教学衔接上制
8、造了障碍。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部门在制定《课标》的时候,是否也应该考虑到中学语文知识系统教学的连续性呢?是否也应该考虑到初高中学生知识点学习的衔接和能力的持续发展呢?然后让这些考虑在相关地课标中得以有机融合并逐步地完善,从而避免这种“同根相煎”的局面。二、纠正偏差,转变观念虽然教育部与省里皆有规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