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31837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初中劳技论文:谈劳技课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劳技论文谈劳技课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温岭市城南中学郭于明 【摘要】本文围绕着初中劳技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问题,展开了教学改革尝试。提出了“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多元评价”等创新教学方法,并应用于实践,从而端正了学生的劳动态度,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关键词】劳动技术创新教学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多元评价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一、问题与观点问题: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师生中形成了追求升学、追求分数的不良传统和习惯,使教学过程成为支配和被支配、控制和被控制的就范式教育。学生在这种教育程式下,难免会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样的教学
2、显然是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能力低下,不适应时代需求。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的教学现状,更是不尽人意,好多学校的劳技课程出现缺开或少开现象,特别到了九年级,为了应付中考,劳技课程早已被移用于其它学科教学,更谈不上利用劳技课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来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观点:一位伟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复合人才,应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使学生成为“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的人才。所以,劳技课
3、教学必须要求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设计”、“劳动”等内容结合起来,运用“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及时评价”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目的。笔者在温岭市城南中学任教劳技教学已经十多年了,在劳技课教学实践中,有条件对劳技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及改革尝试,总结提炼出一套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实践,并获得成功。二、方法与实践1.转变观念,创新劳技教学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某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代学,重知识、
4、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是学生自觉探索、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因此,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加强教师点拨下学生主体性的实践,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取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例如:“用易拉罐制作雄狮”这节课,首先我发给学生用易拉罐制成的简易的花篮。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样品,然后讨论、分析:①样品是由哪几种材料制成的?需要哪些工具?②样品由几个部分组成的?③样品制成分哪几个步骤的?每一个步骤可能是怎样做的?4讨论结束后,让各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我进行归纳,总结
5、出制作易拉罐简易花篮的主要工具和材料、制作的步骤和方法,并用图解或文字投影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探索“易拉罐雄狮”制作的步骤和制作方法,并且鼓励学生积极设制“狮子”形象。同学开动脑筋,制作的“狮子”富有民族气息;这样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它拉近了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学习起来既亲切又有兴趣。这种转变观教学念尝试,使我体会到: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农村节日和农户吉庆日张贴的“狮子图”以及“滚狮子”活动等)先通过观察手工制作的样品,分析、归纳出制作的步骤和方法,这样比由教师直接教给制作的步骤和方法好,更能加深学生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创造能力。2.创设问题,挖掘学生潜能心理学家告
6、诉我们: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活动的机制。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发和利用。所以在教学中,创设实际的技术活动或技术成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激发创新潜能。例如:七年级老教材中《粉笔雕刻》这节课我花了一些时间,事先雕刻了一些比较别致、优美的作品(如小动物,十二生肖等)。开始上课时,先让学生欣赏这些优美的粉笔雕刻,学生欣赏完毕后,他们自会向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老师,小白兔的头是怎么雕出来的?”“老师,小猪的腿怎么这么像呀,是怎样雕出来的?”等等。学生敢于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内心有了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时我就把雕刻的基本方法、要点向
7、学生交代清楚,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粉笔,想象设计一个造型,而不是局限于课本中小白兔造型。学生在想象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并鼓励学生敢于展示个性,标新立异。在学生雕刻成小动物的上色问题上,也不能作硬性规定,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着上自己喜爱的颜色。在讲评时,请这样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并给予肯定的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会有信心去追求更多的成功。他们的创新能力,也会随之得到培养和提高。 3.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