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及其镁铁质包体_省略_同位素组成_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示踪_刘亮

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及其镁铁质包体_省略_同位素组成_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示踪_刘亮

ID:37730249

大小:1.52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9

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及其镁铁质包体_省略_同位素组成_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示踪_刘亮_第1页
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及其镁铁质包体_省略_同位素组成_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示踪_刘亮_第2页
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及其镁铁质包体_省略_同位素组成_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示踪_刘亮_第3页
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及其镁铁质包体_省略_同位素组成_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示踪_刘亮_第4页
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及其镁铁质包体_省略_同位素组成_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示踪_刘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及其镁铁质包体_省略_同位素组成_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示踪_刘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57卷第3期地质论评GEOLOGICALREVIEWVol.57No.32011年5月May2011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及其镁铁质包体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示踪刘亮,邱检生,李真南京大学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内容提要: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体中普遍发育形态各异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本文运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技术,对该石英二长岩和其中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进行了精确的年龄测定,获得的年龄分别为11211?110Ma和11214?112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它们同时形成,这为指示包体属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提供了关键证据。包

2、体野外多呈塑性形态,包体中可见与寄主岩中相似的钾长石斑晶,包体中的斜长石发育复杂的核边环带结构,并普遍出现针状磷灰石,这些特征也指示包体的形成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过程。包体与寄主岩样品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其共同特点主要表现为EHf(t)值散布于正值与负值之间。综合分析表明,沐尘岩体中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最可能为亏损的地幔组分与其诱发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经混合作用的产物。关键词:镁铁质微粒包体;石英二长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组成;岩浆混合作用;浙江沐尘岩体岩浆混合作用是壳)幔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种幔混合岩浆二端元的初始信息,可以更有效地对混重要形式,对其研究有助于揭示

3、岩浆作用的深部过合岩浆的源区特征和岩浆混合过程进行示踪,因而程,因而历来为众多学者所关注(Didierand成为近年来花岗质岩石成因研究的最有力工具之Barbarin,1991;周新民和朱云鹤,1992;王德滋和谢一。磊,2008)。岩浆混合成因的中酸性岩石是岩浆混合沐尘石英二长岩体中发育大量暗色微粒包体,作用的岩石记录,这类岩石最显著的特征是含有细前人对该岩体的矿物化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组成进行粒且具有火成结构的镁铁质微粒包体(mafic过详细研究(卢成忠等,2006;卢成忠,2007),但尚缺microgranularenclaves,简写为MMEs,Didierand乏精确的定年资料,因此

4、对于判定该岩体成岩过程Barbarin,1991)。岩浆混合作用产生的包体主要来中是否存在岩浆混合作用缺乏关键证据,另外,对于源于注入花岗质岩浆中的基性岩浆,它们与寄主岩岩浆源区特征及岩浆混合过程也缺乏有效的同位素石同时形成,明显区别于其他非混合成因的包体,如地球化学制约。为此,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和室内岩源区岩石经部分熔融后形成的耐熔物质残留体相学观察基础上,对沐尘石英二长岩和其中的镁铁(restite)和岩浆侵位过程中捕获的围岩捕虏体质微粒包体进行了精确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xenolith)等,它们一般早于寄主岩石形成。因此,位素组成测定,以期为阐明包体属岩浆混合成因提要查明中酸性岩

5、体中富含的镁铁质微粒包体是否为供进一步的证据。岩浆混合成因,除了从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1岩体地质和岩相学特征方面加以研究外,寄主岩与包体的年代学研究尤为重要。另外,由于锆石Lu-Hf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沐尘岩体位于浙江江山以东,出露于龙游县沐度较之全岩Rb-Sr和Sm-Nd体系的封闭温度高,加尘至遂昌县双溪口一带。岩体平面上呈近于北北东之锆石结晶较早,锆石Hf同位素组成能够记录壳方向的纺锤状展布,南北长18km,宽3~5km,出露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项目(编号40730313)的成果。收稿日期:2010-09-13;改回日期:2011-01-14;责任编辑:章雨旭。作者简介

6、:刘亮,男,1985年生。硕士研究生,岩石学专业。Email:sos1314521@126.com。通讯作者:邱检生,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jsqiu@nju.edu.cn。328地质论评2011年2面积约58km。岩体北侧侵入于元古宇龙游岩群变指示其应形成于高温岩浆进入低温岩浆的淬冷环质岩中,南侧侵入于下白垩统高坞组、西山头组火山境。岩及潜火山岩中(图1)。岩体接触面外倾,倾角西2样品与分析方法陡(75b)东缓(20b~58b)。岩体中普遍发育暗色镁铁本次分别选取沐尘岩体寄主石英二长岩(MC-质微粒包体(图2a-b),包体在寄主岩中呈随机分1)和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

7、(MC-2)两件典型岩石样布,大部分包体分散存在,局部呈包体群形式产出品进行锆石U-Pb年龄测定和Hf同位素组成分析,(图2b)。包体大小不一,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具体采样位置示于图1,采样经纬度见表1。在严格等。包体形态多样,多呈浑圆状外形,亦有扁平的透避免污染的条件下,依次对每件全岩样品进行破碎、镜状、纺锤状、哑铃状和撕裂状等复杂形态,反映包淘洗和磁选以及重液分离,筛选出锆石精样,然后在体与寄主岩之间曾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