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28733
大小:4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9
《辛安小学重点发展项目实施方案(作业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辛安小学学校重点发展项目实施方案------作业教学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辛安小学始建于1995年,是双基验收时由附近5个自然村建成的一处农村完全小学,学校服务区人口4260人,学生都是农村孩子,家长意识、能力、时间和习惯等不利于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学生作业不够规范,不知道爱护作业本,作业本经常弄脏,弄烂,书写质量差等。任课教师有时不注意提醒学生正确规范使用作业本等,为了规范学生作业,提高学生作业质量,特制定本方案。2、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近几年在校长程树永的带领下,学校的各项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学校面貌大为改观,社会认
2、可度不断提高。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交往习惯为出发点,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作业习惯是行为习惯很重要的一部分。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作业习惯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作业习惯,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二、发展目标1、通过作业规范教育,规
3、范学生用笔,规范学生用本,培养学生做事守规矩,有条理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2、通过作业正确教育,使作业书写正确,提高做题正确率,让学生掌握科学的作业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心的习惯。三、具体措施(一)对作业量的要求及监控措施1、对作业量的要求《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鲁教基字〔2007〕20号)对学生家庭书面作业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学校规定全体任课教师严格执行此项规定,
4、并将作业量的监控检查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2、对作业设置的要求各年级各学科作业除国家提供的练习册外,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等均设置一个作业本,三、四、五年级语文设置作文本。设置作业认真对待,做到全批全改。作业设置的种类(1)随堂作业为使学生巩固、深化课堂内所学知识而设置的作业。包括:下发的练习册,作业本及教师自主设计的作业等。(2)课外作业为使学生能运用课堂内所学知识,进一步拓展学习空间、解决应用问题、发展自身能力而设置的作业。包括:下发的练习册,作业本及教师自主设计的作业等。3、对作业量的监控措施(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学校成
5、立学生作业监控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辛安小学关于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的规定》《作业布置审批制度》等相关制度。领导小组组长:程树永副组长:赵兵组员:王晓燕许凤刚陈玉洁工作小组组长:赵兵副组长:魏登娟李玉芳陈玉洁组员:各班班主任(2)作业布置与审批试行作业布置审批制度,鉴于学校规模小,无平行班级,由各班班主任代行审批职责,协调、监控本班作业布置。各任课教师每次布置作业时,填写《辛安小学学生作业审批条》,由各班班主任签字后方可布置作业。班主任每周末将本班作业审批条汇总交教务处审批、存档。(3)常规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常规检查: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常规
6、材料检查,将教师作业、学生作业及教师作业评改记录,列为必查项目。不定期抽查:学校采取不定期抽查,通过问卷调查、询问谈话等形式监控学生作业量。常规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结果及时通报给全体教师。检查结果运用:学校将作业量的监控检查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二)对作业教学的规范要求及监控1、作业教学的规范要求《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鲁教基字〔2007〕20号)明确提出要精心进行作业教学。作业教学包括教师设计作业、学生做作业、教师评改作业、实施矫正教学等环节。加强对学生作业设计的研究,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
7、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引导学生认真完成教材和国家提供的练习册上的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提供学生可选择的补充性作业。认真检查和评改学生的书面作业,做到书面作业全批全改。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情况,根据对反馈信息的科学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加强矫正性教学。不得让学生家长代为评改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1)教师设计作业作业教学主要包括随堂作业和家庭(假期)作业两方面。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无论随堂作业还是家庭(假期)作业都要分层设计,杜绝全班一份作业。作业设计模
8、式有两种,一是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分为两等或三等,分别布置作业;二是将作业设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供不同学生选做。两种模式可根据年级、学科、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或交替使用或交叉使用。教师设计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