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24753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各具特色的民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各具特色的民居》教案设计广东省恩平市良西中心小学何素华一、教学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课时:一课时4、教学准备:百度搜索引擎,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8课《各具特色的民居》三、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四、教材分析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
2、,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其中,客家民居是中国南方山区的建筑奇葩,它那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游客甚至美国的军事专家。傣家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经济、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优点。这篇课文的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而又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比较强。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
3、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及民风民俗,激起对民俗文化探究的兴趣;二是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的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五、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比较、分析,理解不同民族的建筑特色。2、运用百度搜索网站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上网搜索资料解决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六、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初识民居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请看图片,说说你认识其中哪些民居?http://image.baidu.com/i?ct=20132
4、6592&cl=2&lm=-1&nc=41&tn=baiduimage&fr=&pv=&word=%BF%CD%BC%D2%C3%F1%BE%D3%D7%CA%C1%CF%BA%CD%CD%BC%C6%AC&istype=2&z=0&fm=rs102、介绍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
5、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有着怎样的特?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视频。客家民居赏析:http://www.56.com/w35/play_album-aid-749315_vid-MjA4MDA1MDU.html傣家竹楼赏析: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YSV5t23wFI/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
6、书上作标记。3、认读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不理解的借助百度搜索:http://www.baidu.com/闽西南粤东北奇葩偏僻骚扰掺石灰糯米饭夯筑八卦贮仓竹篾茅草安然无恙勤俭持家秩序井然家道兴旺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树满寨,花满园(三)自主研读,合作梳理,了解民居特点1、研究内容:从地理位置、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个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2、研读方法: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逐项解答。然后同桌合作,加以整理,通过在文中画主要词句、标
7、感受、列提纲等方法,完成表格。客家民居傣家竹楼位置作用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4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4、师小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常年居住在“竹”楼里,幢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斑斓多姿的傣族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体。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像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土楼格
8、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品读句子,感悟文法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集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