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gkao 1122

gongkao 1122

ID:37724230

大小:160.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29

gongkao 1122_第1页
gongkao 1122_第2页
gongkao 1122_第3页
gongkao 1122_第4页
gongkao 1122_第5页
资源描述:

《gongkao 112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面试预测题一:择校热  安徽铜陵,一个以盛产铜矿而得名的城市。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铜陵市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创造了一个“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铜陵模式”。很多地方盛行的“择校风”,在这里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对此,你怎么看?  面试预测题二:高考移民  据中广网报道,青海省高考文科状元已被证实为“高考移民”,有关部门已决定取消其在青海的高考录取资格,在清华大学的录取当中也未给该考生投档。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解析】  由于高考试卷和录取分数线在全国并不是统一的,加上制度性的壁垒和户籍政策的存在,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同一考生因户籍所在地不同,享有不同的高

2、考录取权利。而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地区差异,是导致日益汹涌的高考移民浪潮的根本原因。  从小范围看,打击高考移民,看似保障了同一省区的考生公平竞争;但从全国范围看,正是各地教育不均衡发展,才催生了高考移民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考移民问题,须尽力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而不是一味地不惜遏止人才正常流动、居民自由迁徙而采取"画地为牢"的限制政策。  解决高考移民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淡化户籍制度,强化学籍制度,即以学籍为主导,辅以户籍、居住证,以管理学生的求学与升学问题。与此同时,要着力改革教育资源配置体系,尽力促进我国各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做到在全国任何地方求学、升学,都有大致相同

3、的机会,只有这样,移民考生才有可能停歇迁徙的脚步。"  面试预测题三:农民工子女上学难  2010年河南省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困扰进城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难题均作出了明确规定,把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责任明确划定在流入地政府,明确要求把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与城市学生统一编班、统一教学。你如何看待?  【解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给这些孩子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健康成长,是促进教育公平必须解决的

4、重大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建立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畴,对接收农民工子女人数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制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做到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采取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  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公办中小学潜力,合理调整和完善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尽可能多地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不得随意设置入学条件限制。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

5、。  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农民工子女在短时期内完全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还不太现实,必须进一步发挥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作用。要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制定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加强对这类学校的督导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根本上要解决农民工的“身份”问题。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此外,随着很多农民工子女开始进入高中阶段,他们

6、接受“初中后教育”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由于借读费用昂贵、户籍障碍、高考政策限制,以及各地在教材、课程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难度更大。应研究制定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让流入地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也向他们敞开。 面试预测题一:蜗居  《蜗居》,一部电视连续剧,播出后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热议。为什么虚构的故事和情节能产生这么大的现实反响?  【参考答案】  “蜗居”、“蚁族”、“房奴”、“裸婚”……这些热词的流行,表明高房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而历史和现实的很多教训都深刻地警示我们:房价问题事关全局,如果长期居高不下,必将成为整个经

7、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承受之重”。  高房价直接造成普通群众买房难。  高房价使内需增长面临长期抑制。  高房价严重影响社会公平。  因此,房价问题不单是经济问题,也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能否真正使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并保持稳定,还要看调控措施能不能坚持下去,使其效应进一步显现。因此,必须以坚决的态度把“新国十条”贯彻执行好,一抓到底,绝不动摇,促进房价稳定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明问责”,就是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