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23180
大小:825.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金羽虹美工坊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一五学年第一学期美工坊案例五彩世界绘声绘色执笔:金羽虹彩绘作为美术活动中的一种,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幼儿,如多彩、变幻的颜色,平面、立体的材料,不同种类的工具等等。幼儿本身就具有爱画的天性,彩绘教学能让他们在最自由的游戏活动中,借最佳的绘画语言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欲和情感,获得教育学意义上的功效。我们的美工坊创设,主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材料在不同的物体上进行的有趣绘画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从而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和创作激情,培养幼儿对彩绘活动的兴趣,陶冶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大胆用色,学习用不同的
2、颜色、不同的形状来表达不同的情感,能使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探究本能和不断涌动的创造激情得以自由地表现和张显。一、案例描述孩子们进入美工坊以后,最喜欢拿起笔画画了。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给盒子宝宝和瓶子宝宝穿新衣,六名幼儿自由选择,分别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是盒子一组是瓶子,两组的颜料也是不一样的,一组是绿色系列,一组是红色系列,让孩子能感受不同色彩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穿好倒背衣,一切就绪后,孩子们开始作画了,给盒子宝宝和瓶子宝宝穿衣服了。从孩子们拿笔的姿势来看,只有茉茉是用左手的,其他幼儿都是用右手的,而且每个幼儿那笔的姿势都很正确。作画之前老师有一些要
3、求,幼儿都能按照要求进行操作,这一点让老师很欣喜,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开始渐渐的加强了。幼儿在相互的监督中,对颜料的也能正确使用了,当沈峥鸣要把有颜料的笔伸进另一种颜料里的时候身边的如毅就提醒了他,“不可以这样的,要把颜料洗掉再用另一种颜色的,不然会把颜料弄在一起的,会很脏的。”听了如毅的一翻讲解,峥鸣才反应过来,峥鸣的习惯动作又出现了,笑笑摸着自己的头说:“我又忘记了。”三个画盒子的小朋友能一起分享着三种绿色,而在对面画瓶子的小朋友却每人选了一种颜色,放在了自己身边,进行涂鸦画了起来。三个画瓶子的孩子都很认真。没有一个人在说话的,就拿着笔在瓶子
4、上面刷颜色。还都刷的很均匀的。等刷完颜色以后就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了外面,进行晒干。二、案例分析幼儿的审美观具有明显的直观性,他们必须依赖于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直观事物,所以环境对幼儿的影响远远地大于装饰和美化对幼儿所起到的作用。透过视觉留给孩子们更多的是心灵的归宿感,亲切感,舒适感和喜悦感,因此我们应该尝试着通过创设富有审美情趣的环境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小班幼儿绘画发展主要处于以涂鸦期为主并逐步向象征期过渡的阶段,这时的涂鸦并非是早期未分化的涂鸦,而是从开始时的一种认识探究活动发展为有意识地命名涂鸦活动。幼儿虽然仍未能画出具体的形象,
5、但开始意识到所画的线条或实物已明显地想表达自己意图。在画面上常常是一些类似象征符号那样的线条和简单的图形,单单只是摆在画面上,相互间没有任何联系。总的来说,命名活动是在画出图形之后出现,而在这一阶段末期,开始形成简单象形图样,图样与图样之间无联系,即向幼儿绘画象征阶段发展。我们班级的幼儿还处于对色彩的涂鸦阶段。涂鸦活动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活动,涂鸦是绘画活动的准备阶段,因此,在小班,让幼儿自主地画、让幼儿感受到绘画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显得尤为重要。三、案例引发的教学“误区”误区一:拔苗助长目标定位起点高。小班幼儿绘画发展处于以涂鸦期为主并逐步向象
6、征期过渡的阶段,即使能够添画,画面上图样间也是无联系的。不允许幼儿“犯错”。其实幼儿在绘画时,所谓的“错误”是教师认为幼儿画的和自己原先设想的有差距,在指导过程中,对其加以批评、指责,使幼儿丧失了绘画兴趣。误区二:忽视带给幼儿丰富的审美愉悦体验。新《纲要》中提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单纯的一张教师的范画,并不能给幼儿丰富的审美愉悦体验。误区三:重技能技巧的传授。新《纲要》提出幼儿艺术教育必须“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在案例中,教师注重讲
7、解范画,使幼儿获得错误信息━━房子就是老师画的这种,同时忽略了小班幼儿也有进行自我表达的需求,从而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使自主地绘画变得不自主。误区四:过分热心指导与帮助幼儿。教师往往不管自己是否看懂幼儿的画就帮助其修改画面,例如,案例中有的幼儿画了会飞的房子,画面上添画了小鸡,教师看了画,帮助幼儿将小鸡改成小鸟,告诉幼儿这样更好。这样的帮助是教师强加的,让幼儿觉得无所适从,它背离幼儿个人意志,剥夺了幼儿自己选择表达内容和方式的自由。误区五:过分重视绘画结果。教师对绘画活动的评价,常常以教师出示的范画为参照,以与范画相似程度为评价,且在案例中,
8、教师在评价时用自己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代替幼儿对同伴作品的评价,其实,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角度,谁也无法相互代替。误区六:没给幼儿创作后从作品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