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715347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9
《东林中心小学南音课程课题实施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林中心小学南音课程课题实施计划研究课题泉州南音在中小学校园的传承与创新的研究学校研究的子课题:改变一对一口耳相传为集体教学模式的探究(构思)课题类型:泉州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以及西方现代音乐的涌入和通俗音乐的迅速崛起,传统音乐的生存在多元并存的新格局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着对本土音乐的热忱,自91年起,南音就以“乡土文化”的名义进入了我校。学校曾先后聘请过艺校南音专业毕业的陈艺燕老师、具有南音专长的龚佳音老师到校任南音课程。其中也培养了一些南音方面特长的学生。目前,我校设有南音专室,还将把民间南音社团作为一个南音活动
2、基地,聘请新加坡任南音教授的黄国新老师到校任教。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比较强大,有几位音乐老师曾学过南音,能胜任南音教学。据不完全统计,我校有百分五十接受过不同程度的南音教育。设有南音兴趣小组,有多名学生甚至在南音社团接受定期的培训,会唱会弹,参加过每年一度的南音演唱比赛。但是,任何文化艺术,只要不是当下最流行的,想要让它有丰厚的土壤,认为它有价值,需要被保护、要传承,都要通过教育来完成。如何让南音进课堂同样面临着重重困难。所以,我校于本学期通过多方面的联系,并组建了一支南音课题组,就泉州教科所陈颖容老师申报的有关“泉州南音在中小学校园的传承与创新的研究”这一课题参
3、与研究、实验。研究方向1、理解和解读泉州南音的历史起源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作为传统音乐对于现代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意义。2、在本校建立一支基本稳定的学习型、思考型、研究型的师资队伍。3、探讨如何在丰蕴的社会人文环境中挖掘资源,从而延续南音的生存空间与张力。4、积极探索南音的集体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南音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来感受南音、热爱南音、学习南音。5、思考如何将传统南音发展为多声部南音,有效开展南音多声部合唱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本学期研究目标:1、立足社会人文环境的大背景,充分挖掘传统南音资源,开发利用,转化为教学资源。52、组建课题
4、组,通过外聘教师的传、帮、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培养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协作能力。3、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通过教研活动,探索南音的集体教学模式,实现课程的创生与开发,形成校本研发机制,开创学校教育的特色。预计突破的难题:1、充分发挥社会人文环境的资源优势,将传统南音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加以开发、利用。2、收集教学光盘、做好南音传统曲目的整理辑集,作为南音教材的补充材料。3、师资不均衡,计划通过外聘老师的传、帮、带,促进实验教师的专业成长。4、积极探索南音的集体教学模式,使更多的学生接触南音,热爱南音,了解南音。本学期研究内容及步骤:一、文献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
5、查阅,每位老师认真阅读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提倡有条件的老师阅读一本有关的书籍,积极撰写一份导读卡,摘录作者的主要观点及个人的学习认识体会。从而促使每一位课题组的成员对泉州南音的历史起源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从而热衷于对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二、问卷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充分了解研究对象(南音兴趣小组的学生)对学习南音的兴趣、爱好程度,以及家长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了解实验老师对南音教学的热情参与度,以及提出的一些问题、困惑,作出假设,积极开展实验探索。三、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1、为课题实验研究做前期准备。拟聘请新加坡任南音教授的黄国新老师到校任教,并充分发
6、挥南音社团的资源优势,将民间南音社团确立为南音活动基地,并引导有特长的学生时常到南音社团参加活动。设立南音专室,通过发现和选拔南音兴趣爱好者,确立南音兴趣小组,有效开展活动。为课题研究的开展做好前期的准备。2、培养南音名师,塑造文化氛围。南音经历了千年的发展,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南音名师的努力,南音自古就是靠师徒相授、口传心授、薪火传承。因此师资队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与过硬的专业技术。本学期我们的重点在于积极培养一批能够5熟练掌握南音技术,具备在学校进行南音教学与研究的音乐人才。只有以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来感染和影响更多的南音爱好
7、者,相信这样的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其次,进行师资培训、更新观念: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闽南文化,理解和解读泉州南音的历史起源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入了解作为传统音乐对于现代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意义。通过自学,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师科研教学教育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掌握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操作要求,提高科研水平。3、立足校本教研,细化研究内容,扎实有效地开展课程教研活动。由于南音唱腔大多表现较文静的历史人物故事,加之使用的是泉州地方方言,因此出腔晦涩,唱腔委婉缓慢,因而失去了很多听众,尤其是孩子们。如何让听不懂的“绿色音乐”听懂,早已成为南音发展的重要研究课
8、题。建议革新唱法者有之,创造新曲者有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