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98307
大小:129.0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9
《四库辑本姚燧_牧庵集_漏收误收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查洪德:四库辑本姚燧《牧庵集》漏收误收考四库辑本姚燧《牧庵集》漏收误收考查洪德(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摘要:姚燧是元代散文大家,人比之汉之司马,唐之韩、柳,宋之欧、苏,各为一代文宗。明清人对他推崇备至,今人对他却很少了解,其重要原因,是其文集散佚。姚燧原有《牧庵集》50卷,佚于明中期。所幸的是,他有大量诗文收入明初所编《永乐大典》,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得以从《永乐大典》辑出,编为36卷,此即四库辑本。《牧庵集》散佚之余再得流传,赖四库馆臣辑录之功。但此四库辑本存在着严重的漏辑误辑及文字错乱等问题,需要深入考查加以是
2、正。关键词:姚燧;牧庵集;四库辑本中图分类号:I2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87(2010)04-0107-07元代散文大家,首称姚燧、虞集。张养浩序姚燧《四部丛刊》据以影印,又收入《丛书集成初编》。人们《牧庵集》,称其文“才驱气驾,纵横开阖,纪律惟意”,借此36卷辑本,对姚燧及其诗文成就有一定了解。“约要于繁,出奇于腐,江海驶而蛟龙拏,风霆薄而元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洛阳(今属气溢,森乎其芒寒,皜乎其辉烨”[1]卷首。吴善序云:“我河南)人。3岁而孤,由伯父姚枢养育成人。18岁,从朝国
3、初,最号多贤,而文章众称一代之宗工者,惟牧大儒许衡学。为元初北方名儒杨奂婿。历官奉议大庵姚公一人耳。”[2]卷首比之为汉之司马,唐之韩、柳,夫,兼提举陕西、四川、中兴等路学校,陕西汉中道提宋之欧、苏,各为一代文宗。清初黄宗羲编《明文案》,刑按察司副使、大司农丞等。成宗元贞元年(1295),其序亦云:“唐之韩杜,宋之欧苏,金之遗山,元之牧以翰林学士召修《世祖实录》。大德九年(1305)拜中庵、道园”,“有明固未尝有其一人也”[3]卷一。这些都说奉大夫、江西行省参知政事。武宗至大时授翰林学士明姚燧散文的成就和他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
4、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卒谥文。但是,今人对姚燧了解很少,这有多方面的原《四库全书总目》卷166《牧庵集》提要云:“明因:其一,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对元代诗文《文渊阁书目》有《牧庵集》二十册,而诸家著录皆未不大关注,了解甚少,当然对姚燧也就缺乏了解。其之及。刘昌辑《中州文表》,所选燧诗较《元文类》仅多二,姚燧文章古奥,如《元史》本传所言:“或谓世无知数首,文则无出《文类》(按指元苏天爵编《元文类》)之燧者,曰:岂惟知之,读而能句,句而得其意者犹寡。”外者。”“惟《永乐大典》所收颇伙,校以刘时中《年谱》这种夸张的说法,也影响了
5、人们了解和研究他的兴所载文目,虽少十之二三,而较之《文类》所选,则多趣。其三,姚燧有《牧庵集》50卷,入明已流传不广,明十之五六矣。诗词更多出诸家选本之外。谨排比编中后期散佚。明代刘昌辑《中州明贤文表》,收姚燧文次,厘为三十六卷,以存其概”。《牧庵集》散佚之余再仅8卷。其集既不可见,其人当然也就不为人所知。得流传,赖四库馆臣辑录之功。但此辑本问题实在很所幸的是,姚燧大量诗文收入明初所编《永乐大多。辑录之功不可没,而其失也无需掩。典》,清代修《四库全书》时,得以从《永乐大典》辑出,其失有二:一,作品漏辑误辑情况比较严重。二,编为3
6、6卷,此即我们所说的四库辑本《牧庵集》。此文字脱、衍、错太多。错乱问题是四库辑本《牧庵集》本除收入《四库全书》外,又编入《武英殿聚珍板书》,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它使得集中不少文章无法读。收稿日期:2010-03-11作者简介:查洪德(1957-),男,河南内黄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元代文学。·107·晋阳学刊2010年第4期·古典文学文本研究·读不懂,当然也就影响了对姚燧文学成就的评价,和功,不如说是四库馆臣疏漏之失。辑录元人文集而不对其文献价值的认识。错乱最为典型的,如卷18《戍检此三书,简直可称荒唐。
7、此亦可见四库馆臣辑录工守邓州千户杨公神道碑》的一段:作何等粗疏。其余8篇,可说是《全元文》辑佚之功。初,邓既降,以岁荒,尽迁其民,就食洛误辑之一《烈妇胡氏传》。《全元文》辑自《古今图西,留军戍守。会故中书左丞刘公来袭,战书集成》之《明伦汇编·闺媛典》卷245《闺奇部》。按塔桥古村黔陂,屡北之。其后西山逋民,由此文见于王恽《秋涧集》卷49[5],《元文类》卷69、《草雕磵故宅冈,将趋襄阳。率步骑遮止之,假莽私乘》及[嘉靖]《山东通志》卷35均录此文,作者均种、牛,曰:“吾在此,汝可去父母邦而南署王恽。又王恽《秋涧集》卷28有《题刘
8、平妻胡氏杀邪?”与故中书平章游公,筑楚、铁狗两堰,虎图》,所咏即《烈妇胡氏传》所记烈妇胡氏事,亦可以灌屯田,岁收粟为石亡虑若干万,活饥羸作其文为王恽作之旁证。故可断为王恽作。为口亦亡虑若干万。误辑之二《鄃王府长史李公墓志铭》。《全元文》这段文字并不难解,但四库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