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92238
大小:73.8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5-28
《04- 高考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讲义.asp》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目:语文年级:高三教师:张国瑞2006-2007年第一学期第四周视频讲义(09.10)正确使用实词、虚词一、考什么,怎么考1.词语考查是十几年高考的重点之一,其着眼点在于考查考生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和运用能力,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虚词和成语(考点5)。由于这些词的语音、语义比较接近,在实际运用中很容易混淆,因而它也是考生容易失分的考点。2.词语运用在高考中赋分较重,从选材来看,不大涉及生僻词语,与时代生活结合得较为紧密,侧重社会常用词语或成语。要正确理解和运用近义词和虚词,其根本在于增加词语的积累,重点在于辨析近义词词义的细微差别。复
2、习备考的着眼点应放在最基础最常用的词语上,多读书、多看报,准确掌握其基本意义。二、怎样辨析近义词1.正确辨析近义词(1)从意义上辨析近义词①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这一般是近义名词表现出来的一种细微的差别,如“事情、事件、事故”这组词中,“事情”泛指一切活动和所发生的现象,意义范围最大;“事件”指已经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范围比较小;“事故”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的事情,范围最小。②词义轻重不同。这一般是同义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一种意义上的差别。如“损坏”与“毁坏”,“损坏”指程度较轻的破坏损失;“毁坏”指性质较严重的破坏。又如“努
3、力”与“竭力”,“努力”指把力量尽量使出来,“竭力”指用尽力量。它们都是前一个词义轻,后一个词义重。③词义重点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义的着重点不同。如“精细、精致、精巧、精美”一组,“精细”着重指细密、细致;“精致”着重指别致、新奇;“精巧”着重指巧妙、玲珑;“精美”着重指美好、漂亮。(2)从色彩上辩析近义词①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所附加的感情色彩不同。如“效仿”的意思是效法,“效尤”的意思是明知别人的行为是错误而照样去做。②语体色彩不同。有的是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如“小气”与“吝啬”;“可以
4、”与“准予”,“现在”与“兹”等,后者多用于公文。(3)从用法上辨析近义词①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它们所适用的对象、范围不同。有的用于人,有的用于物。用于人的有老幼尊卑之分,用于物的有抽象具体之别。②搭配关系不同。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如“维持”与“保持”,“维持”与“秩序”“生活”“状态”等词搭配,“保持”则与“水土”“记录”“清洁”“联系”等词搭配。1③词性和造句功能不同。近义词一般词性相同,但也有词性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如“诞生”与“诞辰”,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词性不同,用法自然就不同了。2
5、.正确辨析使用虚词对虚词的考查,表面看是考查混用、误用、搭配不当等问题,实际考查的是对句意的理解和把握。虚词的复习除了解虚词的运用常识外,还必须抓住语境,搞清逻辑关系,在把握语意上下功夫。一要善于从语气、搭配、位置、句间关系等辨析关联词语。如“无论老师和学生,在3+X考试过程中,都要经历一个从观念到思想的变化”一句中,“无论”只能与“还”“还是”搭配。一句中二要善于从使用范围、对象、场合等角度辨析介词、代词、副词等虚词。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都有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在一些中小城市,甚至在一些农村,封建迷信
6、也在抬头。”一句中,在“中小城市”和“农村”之间应当用副词“特别”或“尤其”来表示强调,却误用了递进连词“甚至”。三.例题解析例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2002年全国高考题)A.过错(过失、错误)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过瘾(满足癖好)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B.道义(道德、正义)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道歉(表示歉意)能说会道(善于言辞、很会说话)C.工会(职工团体)适逢其会(恰巧碰到了那次聚会)会谈(多人商谈)心领神会(不用说明就已经领悟)D.张望(向远处看)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张榜(贴
7、出文告)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这是一个多年未考的题型。A组中“闻过则喜”的意思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其中的“过”指“缺点、过错”,“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的意思不正确。C组中“适逢其会”的意思是“恰巧碰到那个时机”,其中“会”的意思是“时机”,因此把“适逢其会”解释为“恰巧碰上那次聚会”,属于望文生义。D组中“剑拔弩张”的正确意思是“拔出刀剑,拉紧弓弦(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其中的“张”意思是“拉紧、拉开(弓弦)”,不是“(把箭)射出”的意思。正确答案是B。例
8、2.填入句中横钱处最恰当的词语是()①国家预算中消费支出增加了,就应该相应地_________积累,__________基建,保持国民收入中生产和分配之间的平衡。②我们________村的时候,看见一位中年农民正跟不少人_______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