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2教案 2.3城市化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2教案 2.3城市化

ID:37689219

大小:2.18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8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2教案 2.3城市化_第1页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2教案 2.3城市化_第2页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2教案 2.3城市化_第3页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2教案 2.3城市化_第4页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2教案 2.3城市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必修2教案 2.3城市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三节城市化一、课标解读[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课标重在对资料的分析,此处的资料除了包括文字说明外,还包括课文中提供的插图,我认为对后者的分析更为重要。所以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读图分析法,这样可以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可以通过读图分析掌握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通过插图上的景观变化来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是通过读图分析,掌握读图析图的能力,也就掌握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的插图主要有两种:一是抽象的变化示意图——曲线图,它反映的是事物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读这

2、类图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在这节中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的是纵坐标虽然表示的都是“城市人口比重”,但数值不同(这点最好由学生读出来)。二是景观图,通过对这类图的分析来解释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第2章城市和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前两节的联系非常密切,即城市化就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城市等级的提升过程和一个区域内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这种现象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它可以反映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另外,城市化还与第一章的人口迁移密切相关,大量人口从

3、乡村迁往城市是城市化的一个方面(如迁移方向相反,则为逆城市化)。根据教材内容需要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什么是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第二课时:城市化对城市的影响。三、学生分析9学生对城市化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因为它研究的是我们身边的地理,所以教学要尽可能从我们生活的周边入手;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来看,他们对城市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表象的、片面的,本节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更加理性、深入去分析有关城市化的问题;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是目前中国城市化案例中所欠缺的,学生难以理解,成为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中统计图表较多,学生对统计

4、图表往往缺乏正确的分析方法,教学过程中需加以引导。[准备知识]:地理必修1中的地理环境要素、水循环、气候(“热岛效应”等)、数学有关知识(如曲线的斜率)、人口迁移和农民工的有关内容、调查所在城市的发展变化和主要问题及成因等等。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2.正确认识城市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3.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6.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归纳出城市化的含义,并理解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5、比重2.能够利用曲线图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且能够结合案例分析归纳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差异3.通过上网查阅和调查身边的农民工,了解他们进城的动力4.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常州市的人口数量、用地面积等调查,分析我国城市化特点5.要求学生周日到市区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了解一下常州市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而产生的主要问题6.小组讨论:给常州市政府提出建设常州市的一些合理化建议(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农民工的调查,培养学生对农民工的正确认识,建立正确的情感2.通过对城市问题的学习,让学生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现状与趋势,提

6、高学生的环保意识3.通过讨论并对一些合理化建议的提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关心和爱护环境及参与治理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五、教学重点:91.城市化的含义以及重要标志2.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特点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六、教学难点: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七、教学方法:1.读图分析法:本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也可以说是读图析图的过程,特别是曲线图的读法。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通过读图析图,不仅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八、教学过程:1、导入:给出2

7、副图片,询问安家中学的学生新魏花园附近的变化,引入城市化这一话题。一、什么是城市化(板书)多媒体显示上海市1911年到1990年用地和人口数的变化图:[问]:分析上海市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从用地和人口两个方面分析城市化的概念)9通过上海市人口和用地面积的变化,引出城市化的含义,即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读P3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问]:1.对比两张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数量、等级)2.用“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内容来说明城市化的含义。3.乡村的人口为什么大量向城市迁移?主要的动力有哪些

8、?[答]:1.数量增加、等级提高2.对一个城市而言,城市化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3.略。(提示:①P32图2.18中②引导学生回顾第一章的问题研究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