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展望

气候变化展望

ID:37671151

大小:550.68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5-28

气候变化展望_第1页
气候变化展望_第2页
气候变化展望_第3页
气候变化展望_第4页
气候变化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候变化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第1期(总第5期)ISSUENo.1,2009气候变化展望CLIMATECHANGEPERSPECTIVE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主办气候组织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立法——分析发展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009年7月18日,北京1编者按《气候变化展望》是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与气候组织共同创办的,是充分发挥中外主办单位各自优势的一次有益尝试。我们希望本刊的出版,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和知识,追踪国际上气候变化相关研究和实践的最新进展,并深入浅出地识别其对于中国的影响和启示,同时还为增进气候变化各利益相关方的相互理解、

2、减少彼此间的误解做出贡献,并为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能力建设、探索低碳道路提供解决方案和决策参考。内容本期评述01美国的环境外交和应对气候变化战略02以往两届政府的环境外交02对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03美国气候变化政治版图的最新动向03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进展05第110届国会的能源与气候变化相关立法05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最新动向07美国气候立法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09气候立法对竞争力的影响09气候立法及相关措施可能造成的碳泄漏问题10解决问题的政策选择11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对策建议12封底介绍2本期评述在当前全球气候政治格局中,美国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左右

3、着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的走向。然而美国的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互交错,行政部门和立法机构也是相互制约,这些都对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态度产生了重大影响。纵观美国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代表的环境外交历程,可以发现美国不仅关注采取应对气候变化措施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更加关注的是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对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重新塑造,而这一切都与美国的国家利益直接挂钩。1997年,美国参议院以95:0通过了一项Byrd-Hagel决议,由此奠定了美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协议方面的基调。其基本含义是如果没有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承诺实质性减排义务,美国不会通过任何相关的国

4、际协议,由此说明美国重新回到公约和议定书基础上的谈判异常困难。尽管美国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版图出现了一些变化,并在国会众议院全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但要争取足够多的参议员支持现行国际气候机制及其协议依然十分艰难。这是为何美国力图推出应对气候变化新机制以及积极推动“G2”模式的真实原因。而美国当前对于气候变化政策的调整,一方面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攀升的失业现状,通过发展清洁能源等相关产业实现绿色经济复苏,有助于应对短期经济危机和长期气候危机的双重挑战,满足国际国内政治力量对于环境与发展协调统一的诉求;另一方面则在于更为主动地融入国际气候

5、制度的构建过程当中,结合美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优势发挥“巧实力”环境外交战略,塑造一个有利于美国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权利义务分摊机制,调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工业化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力量格局。对于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控制和排放交易体系,美国的立法部门已经开展了大量尝试,行政部门对于污染物减排的应用也有长期的实践。不管国际国内政治如何发展,美国气候立法的动向已经较为明显,也即通过建立温室气体的总量控制和排放交易体系、配套一系列减排成本控制手段和过渡阶段的国际推动措施,实现政治、经济和环境目标的统一。而为了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率和外交效果,当

6、前的立法考虑了大量详细的政策措施,包括制定较为激进长期减排目标并避免短期内大幅度减排,设定排放交易体系管控范围,排放配额的分配、使用、存借及其分配从免费派发向拍卖获取的过渡,抵偿额度的获取和使用等等。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尚未完全明朗、西方国家为求自保而不惜动用贸易保护措施的背景下,中国应当密切关注和研究美国气候立法动向中涉及国际贸易的具体政策、以及世界贸易组织涉及贸易与环境的相关规则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气候立法对于经济竞争力和碳泄漏问题的关注,有可能催生出更多的与用能水平或者碳排放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甚至是与产品和服务的隐含能源或隐含碳排放相挂钩

7、的关税或非关税措施。更应该看到,这样的措施在国际贸易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不断演进过程中,有可能成为协调国际气候制度和贸易制度的基本原则,但是客观上也潜在地为贸易保护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这一趋势不仅不符合现行国际气候制度的安排,而且也给已有长期减排目标下的实际的不公平排放配额方案增添了更加不公平的砝码。这样一种策略上的威胁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出口转型将带来更多的压力,因此中国也必须尽早地关注气候变化层面的动向对于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尽早制定相应的战略和对策。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2009年7月1美国的环境外交和应对

8、气候变化战略现代环境外交始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得到快速发展,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