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实践与反思

《泊船瓜洲》教学实践与反思

ID:37669437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8

《泊船瓜洲》教学实践与反思_第1页
《泊船瓜洲》教学实践与反思_第2页
《泊船瓜洲》教学实践与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泊船瓜洲》教学实践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泊船瓜洲》教学实践与反思营山县黄渡小学王玉梅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教学,传统的教法一般多停留在字面讲读上,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是主管道,而要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老师的教法改革,探索一套有利推进素质教育,强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我尝试用“激兴趣—读诗文、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这一教学模式进行了《泊船瓜洲》的教学。一、教材分析《泊船瓜洲》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一首,《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

2、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二、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一)古诗交流激趣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站着、走动、或学诗人……)背诵自己喜欢的“思乡”诗。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激发他们乐于自觉背诵古诗的兴趣,同时也为本课“思乡”的情感积累情绪。(二)、引入新课、整体感知同学们,古代诗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写景状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

3、首借景抒情诗,请大家先听一听,看一看。1、课件出示:插图、古诗、配音朗读2、学生说出听、看后都知道了些什么?3、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泊(bó)还可读作什么?学生跟着老师书空,再齐读课题。4、展示诗的有关资料:学生交流收集的相关资料,教师用课件作补充小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查找数据、运用数据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理解诗意作铺垫。5、师生质疑:王安石把船停靠在瓜洲,伫立船头望着滔滔的江水,会想些什么呢?设计意图:培养质疑能力,启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初读古诗、理解诗意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古诗。2、教师指名读、正音。课件随机出示:一水间(ji

4、àn)万重(chóng)山何时还(huán)诗中除了泊是多音字外,还有没有其它的多音字?出示插图、结合注释、引导学生理解诗意。(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2)指明交流。设计意图:由字词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诗意,意在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改变学生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设计意图:采用变序法。因为要真正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体,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自己提出感兴趣的诗句,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持续集中。(四)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全班交流同学们说的最多的诗句,说说为什么喜欢?(1)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课

5、件随机出示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抽生说喜欢的理由。(3)同桌之间互读、练说。2、引导分析“绿”字。组织讨论:(1)、“绿”字好在哪里?(2)、“春风又绿江南岸”难道仅仅吹绿了“江南岸”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教师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故事,出示课件插图辅助学生感悟。(3)、听完绿字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4)、学生自由交流。3、师小结。4、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画面。5、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配音读。设计意图:运用画面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迅速融入诗境。(五)品评诗句,升华情感1、这么美的风光,

6、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其中,但此时此刻他更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在哪里?2、文中出现了三个地理位置,你能找出来吗?3、抽生在黑板上画出表示三个地理位置的图。设计意图:通过地理位置的具体了解,更能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4、全班交流时教师课件演示,并补充介绍王安石随父亲在钟山居住,在那里长大,对钟山有着深厚感情的相关资料。5、你从诗句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还”这些地方理解。7、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诗。8、学生赛读。9、想象:诗人这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心中会想些什么?请你们拿笔

7、写下来吧?学生写片段。设计意图:通过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迅速融入情景,见诗人之所见,想诗人之所想,升华情感。(六)、回归整体、归纳学法1、我们学习古诗的第一个环节作了什么?第二个、、、、、、?2、学生练习背诵设计意图:对古诗学法的归纳,为后面的古诗学习提供了方法,奠定了基础。(七)拓展延伸、故诗欣赏课件出示链接古诗。设计意图:激起学生课外主动阅读古诗的欲望。三、教学反思1、激趣导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顺利进行。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让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