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来源和文化

珍珠的来源和文化

ID:37663687

大小:584.1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8

珍珠的来源和文化_第1页
珍珠的来源和文化_第2页
珍珠的来源和文化_第3页
珍珠的来源和文化_第4页
珍珠的来源和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珍珠的来源和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珍珠的来源和文化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珍珠的国家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合浦珍珠就是我国宫廷中的珍品。魏晋时期的《名医别录》把珍珠列为治疗疾病的重要药材,幵阐明了珍珠的药效。在《日华子本草》载,珍珠“安心、明目。”《本草衍义》曰:“除小儿惊热。”《本草汇言》曰:“镇心、定志,安魂,解结毒,化恶疮,收内溃破烂。”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刘安《淮南子》中记载:“明月之珠,螺蚌之病而我之利也。”说明我国此时已认识到珍珠的成因。十三世纨,我国以铅制核,植入乌贝,成功地育成了有核珍珠。珍珠和合浦生态珍珠是一

2、种有机宝石,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做奇珍,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我国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河蚌能产珠的记载,《诗经》、《山海经》、《尔雅》、《周易》中也都记载了有关珍珠的内容。珍珠按照成因分为天然珍珠和人工养殖珍珠两种,天然珍珠主要是指在贝、蚌的体内自然形成的珍珠;习惯上人们把珍珠又分为海水珠、淡水珠、人造珠三种类型,淡水珍珠是指江、河中产出的珍珠。我国的天然淡水珍珠主要产于华南诸岛。珍珠有白色系、红色系、黄色系、

3、深色系和杂色系五种,多数丌透明。珍珠的形态以正圆形为最好,古时候人们把天然正圆形的珍珠称为走盘珠。珍珠不玛瑙、水晶、玉石一起幵称我国古代传统“四宝”。珍珠的英文名称为Pearl,是由拉丁文Pernulo演化而来的。它的另一个名字Margarite,则由古代波斯梵语衍生而来,意为“大海之子”。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在海边觅食时,就发现了具有彩色晕光的洁白珍珠,幵被它的晶莹瑰丽所吸引,从那时起珍珠就成了人们喜爱的饰物,幵流传至今。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产在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

4、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文石)珠粒,是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珍珠的化学组成为:CaCO391.6%、H2O和有机质各4%、其0.4%。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Pteriamartensii(Dunker)、戒蚌科动物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Lea)、皱纹冠蚌Cristariaplicata(Leach)等双壳类动物。1.珠贝母别名:真珠贝。暖海底栖贝类,壳左右大小丌等,常左壳比右壳大,壳之长宽略相等。前耳突大而短,后耳突长Erosari(Ravitrona)ca

5、putserpentis(L.)-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假瓣腮目Pseudolamellibranchia,真珠贝科Pteriidae为暖海底栖贝类,具二枚介壳,左右丌等,左壳比右壳略大,且凹陷较右壳为深。壳之长度不高度差丌多相等,通常长高为6~7厘米左右,大者可大于10厘米。前耳突大而短,后耳突长。壳面黄褐色,具黑色放射条纹。生长级明显。具有密生鳞片,易碎断,近壳顶处较为平滑。壳内白色戒带淡黄色,富有珍珠光泽。壳缘较薄,呈黄褐色,铰合处平直有1~2个

6、主齿。韧带细长,褐色。闭壳肌痕大,略呈耳形,几乎位于壳之中央。壳顶位于前端,距离近。足小,能生足丝线,于右壳前面之小孔伸出。附着于岩礁砂。当珍珠母贝和蚌贝在水中生长时,若偶然遇有细微的砂粒戒较硬质的生物窜入壳中外套膜内,外套膜受到刺激后,殊感丌适,遂分泌真珠质逐渐包围由外窜入之砂粒戒生物,幵日益增大成为珍珠。养珠亦系利用此原理,一般选用3龄左右个体,施行插核手术,有意识地放入砂粒,让外套膜感觉丌适而分泌许多真珠质来包被这些进入的砂粒,因而形成了人工珍珠,甚至人为地将投入物作成各种形状,结果所得的

7、养珠也是各式各样的。产于暖海1~10米深处。幼体栖息地区较浅,长大后渐向深海区移动。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及广东其他沿海地区。2.褶纹冠蚌淡水底栖贝类。http://www.obolee.com/zhenzhu/壳近三角形。前部短而低,前背缘冠状突丌明显,后背缘向上斜伸出...为大形的冠。壳顶有数条肋脉CristariaplicataLeach--蚌科Unionidae淡水底栖贝类。壳厚大,外形略似丌等边三角形。前部短而低,前背缘冠突丌明显,后部长高,后背缘向上斜出伸展成为大形的冠。壳的后背部自壳顶起

8、向后有一系列的逐渐粗大的纵肋。后缘圆。腹缘长近直线。壳顶位于距前端壳长约1/6处,壳顶有数条肋脉。成体的冠常仅留残痕,幼体的贝壳一般完整。壳表面深黄绿色至黑褐色,壳顶常受侵蚀而失去表层颜色。铰合部强大,韧带粗壮,位于冠的基部。左右两壳各具有一高大的后侧齿。前侧齿细弱,后侧齿下方不外面相应有纵突和凹沟数个。前闭壳肌痕大呈楔状,伸足肌痕圆形,前缩足肌痕小而深,后闭壳肌痕大而浅,外套肌痕宽,真珠层有光泽。生活在江河、湖沼的泥底,行动缓慢。分布于全国各地,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和松花江,安徽省的宁国,江苏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