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成长——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

共同成长——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

ID:37663573

大小:608.9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8

共同成长——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_第1页
共同成长——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_第2页
共同成长——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_第3页
共同成长——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_第4页
共同成长——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共同成长——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钟柏昌李艺[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建设是一种紧密耦合、彼此关联的关系。新课程要求教师从“驾驭课堂”提升到“驾驭课程”的水平,由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经历,可以提炼出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模式,而共同成长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面向课程改革的教师和课程的双重发展;二是基于实践的经验与理论的双重建构。【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师【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18X(2009)05—0065—04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与新课

2、程共同成长”,不案例1由两堂递归算法公开课引发的讨论仅彰显了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也创造了教师新的专两位信息技术教师选择相同教材《算法与程序业发展机遇。作为新课程改革组成部分之一的信息设计》中的递归算法内容展开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技术课程改革,充分体现了这一命题的丰富内教师A: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列举三一涵,因此,本文以信息技术教师为例,剖析其与信“镜子里照镜子”等事例试图让学生理解递归的含三一息技术课程共同成长的经验与模式,解析教师与新义,在20余分钟的教学后引入菲波那契函数,继而三一课程共同成长的丰富内涵,以期对整个课程改

3、革有讲解递归的概念;三一所裨益。教师B: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在数学课中已三一一j、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过程的妻萎耋主喜::菩翟j验’于是直接从菲波那契三常砷。一’。一~。一竹∥b在随后的教研活动中:三一毋庸讳言,受课程发展历史和课程地位等因素计算机专家:指出教学需要的是可以数学模型三一的影响,信息技术课程及教师与其他课程及教师相化的事例,而“镜子里照镜子”等事例不能数学模e65比欠成熟,但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型化,进而指出两级建模思想(数学模型和代码结三一出许多认真参与课程与教学研究、善于实践与思考构模型)的重要性;三一

4、的信息技术教师,他们积极投身课程建设,成为教教研员:指出其中代码结构的模型化,实际上三一师专业发展的先锋。与功能主义专业发展模式追求是高校的数据结构等课程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体现,三一的外烁的“特质”不同,信息技术教师扎根于具体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造,也即“课程化”意义上的三-的教学情境,在与课程专家的平等对话、协作交流改造;三一中,努力追求自身和课程特色的挖掘、展示和张扬。课程专家:认可了教师A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三一以下案例代表了信息技术教师两种典型的专业发展做法。但同时提醒教师注意贴近学生已有的“学习三一路径,笔者试以此为例展开分析

5、。经验”,强调教师B利用已有知识(数学课上学习过三-钟柏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210097三一李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10097三_万方数据菲波那契函数)和注重教学效率的合理性;同时还特别强调贴近教学内容的特点,贴近学生经验决不是单向度的、盲目迎合学生的行为;代码结构及代码结构的程序实现才是课程的核心价值(技术思想和方法),需重点突出;课程建设中应注意两种知识的差别,即大学与中学的学科知识的差别,信息技术教师应储备的知识与输出的知识的差别。教师A与B均在讨论中实现了经验上的总结和理论上的升华。随后,该课

6、程专家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推介这一事例,让更多的信息技术教师正确认识专业发展的方向,更深入地理解课程的内容体系,特别是其中的技术思想和方法。案例2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问题研究利用大路论坛网络平台,课程专家首先制定了网络教研的规则;然后,信息技术教师在网络上提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其中,教师A将“信息技术课堂纪律问题及对策”确定为自己的研究主题;管理者(亦是课程专家)指定课程专家B作为教师A的网上指导教师,网友参与讨论,其中贡献大者将作为最终研究成果的作者之一;教师结合实践展开研究,并与指导教师和网友展开在线讨论,经统计,有效讨论帖子多达

7、100余个;然后,教师—三A撰写论文初稿,通过网络平台互动修改,最后定—三稿,由课程专家推荐在杂志上发表。[11—三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与新课程—三共同成长过程中每一环节的生动展现。首先,专业—三发展的需求来自于教师自身,来源于他们在平时教_三学实践中的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其次,两个案例—三中都汇聚了多类主体的参与,如案例1中四类人之—三间的交互作用: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创意激发(两—三个相同案例不同教法的实施),计算机技术专家基于‘‘三专业视野的把关,教研员从经验和学识出发指出代—三码结构课程化的重要意义,信息技术课程专

8、家的总—三结、提升、输出。案例2中的人员构成则可以用—三“I+I+X”模式(一个教师+一个课程专家+一批网—三友)来表示,以教师为主体,通过专家引领和网友—三互动,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素养—三的提高,也推动了信息技术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