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62338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8
《《晏子劝齐王》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晏子劝齐王》说课设计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韩鋆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的韩鋆,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晏子劝齐王》。我将从教材解读和教学过程设计两个放开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一、教材解读(一)单元解读《晏子劝齐王》是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历史故事。本单元编排了历史故事、古代传说、神话故事等多篇经典故事,课文故事性强,生动有趣,适宜学生阅读。教学时,在重视识字教学的同时,紧紧抓住情感教育的内容,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阅读实践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变得更加聪明机智、忠诚勇敢。(二
2、)课文内容解读《晏子劝齐王》是一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久旱无雨,齐王决定向山神、河神求雨,聪明的晏子用自己的才智劝齐王不要求山神、河神,应该求百姓。齐王接受了劝告,下令在全国各地多挖水井灌溉庄稼,齐国的庄稼慢慢变青,百姓也不再饿肚子了。课文语言朴实简明,情节清晰明了。《晏子劝齐王》是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一篇,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先导,教学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本课中我带领学生从读中悟,在悟中读,反复品读晏子和齐王的对话,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晏子的聪明
3、才智。(三)本课教学目标基于对本单元教学目标的解读,并根据本课的特点、年级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滴、枯、灌、溉”4个字。会写“决、劝、饿、枯、稼、谁”6个字及以下词语:决定、饿肚子、枯死、庄稼。2.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晏子的聪明才智。53.练习写出句子中的反义词。(四)教学重难点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识字写字和朗读理解课文。教学难点为:让学生理解晏子是怎样劝说齐王的。以上目标准备在两课时内完成。(五)课时目标第一课时:1
4、.指导学生认识“滴、枯、灌、溉”4个字。会写“决、劝、枯、稼、谁”5个字及以下词语:决定、枯死、庄稼。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1.巩固本课会认读的生字。会写“饿”字。2.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晏子是如何劝说齐王的,感悟晏子的聪明才智。3.练习写出句子中的反义词。二、教学设计过程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以及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下面重点谈谈第二课时。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让学生边学、边悟、边总结、边
5、创造,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这一课时的教学策略是紧扣晏子和齐王的三次对话,引导学生研读,层层深入地理解内容,把握文章思想内涵。主要设计了三个环节。(一)巩固识字,复习旧知。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新课标也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5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因此我通过“加一加”、“猜字谜”等学生喜爱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而课文内容填空练习的设置,又达到
6、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二)品读语言,感悟理解。1.抓住题目,巧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文章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全文的行文线索。所以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问:“题目中的“劝”是什么意思?”学生能够说出:“劝告、劝说。”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相机出示“劝告”在词典中的解释:拿道理说服人,使人改正错误或接受意见。此时,我设置悬念:“在古代,君王代表了至高无上的权利,普天之下无人敢与皇帝平起平坐。晏子只是一个国相,竟然敢劝说自己的大王改变主意,他可要冒很大的风险的。他究竟是怎样劝
7、说的?”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再现了教材的情境,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也以此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2.图文结合,学习晏子三劝齐王,突破本课难点。叶圣陶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鉴于此,在本环节中,我首先提出问题:“晏子几次劝说齐王?用直线划出他每一次是如何劝说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6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关键词句,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在边读,边划,边思考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在朗读完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晏子
8、每一次是怎样劝说齐王的”叙述出来,既理清文章脉络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紧接着,让全体学生品读重点词句,如在学习“晏子一劝齐王不求山神”和“晏子二劝齐王不求河神”时,让学生将“求山神有什么用呢?”“难道山神不想下雨吗?”这两个反问句和“那么去求河神吧!”“求河神也没有用啊!”5这两个感叹句改为陈述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句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