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ID:37659268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8

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_第1页
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_第2页
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_第3页
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_第4页
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概述(一)体能的概念体能即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所表现出的身体能力(physicalability),是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机体机能状况、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状况的综合体现。(二)体能训练的内容体能训练包括身体形态、机能状况、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四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机能状况和运动素质的提高。(三)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依据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主要依据排球运动的供能特点以及机体不同供能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显示,排球比赛每个回合的工作时间持续4——30秒(平均约9秒),前后两分之间的恢复间歇时间持续10—

2、—20秒(平均约12秒),工作时与间歇时的比例约为1:1.3。工作期90%的时间使用ATP—CP系统,无氧酵解只为高强度的肌肉工作提供10%的能量。但是,如果两分之间(也可能是替换和暂停期间)的时间较长,也可以使运动员在参加下一个高强度回合争夺之前以有氧代谢的形式补充细胞内的ATP和CP储备。所以,排球运动(包括工作期和恢复期)的全部能量需求是由三个能量系统按以下比例提供的:ATP—CP系统(40%),无氧酵解系统(10%),有氧代谢系统(50%)。总之,排球运动主要是通过ATP—CP系统和无氧酵解系统产生供爆发性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所以应该以提高这两个系统的代

3、谢能力为目标来设计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计划。另外,排球选手必须具备出色的有氧健康水平以确保比赛间歇和局间休息时的适度恢复。建立在坚实的有氧健康基础上的出色无氧系统,是现代排球运动员获得成功的基石。(四)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1、体能训练内容要全面安排2、系统科学安排体能训练比重3、处理好与技战术之间的关系4、合理安排体能训练时间和运动负荷5、加强体能训练的针对性6、体能训练的方法手段要多样化二、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要求及方法(一)力量1、排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要求:(1)遵循力量增长与消退的规律发展肌肉力量的生理过程是:刺激——反应——适应——增加刺激——反应——

4、再适应——增长力量。所以,发展力量要遵循极限负荷与逐步增加刺激强度的原则。力量增长与消退的基本规律是增长快、消退也快。所以,进行短期的力量突击训练,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力量会很快消退。细水长流式的力量训练效果虽不是很显著,但消退也慢。(2)要符合排球运动的专项特点力量训练专家认为,力量训练的练习应在运动解剖形式、肌肉收缩速度、肌肉收缩类型和收缩力量上尽可能地实际模拟所从事的运动动作。因此,排球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一定要选择与排球专项技术相结合的动作方法,并力求在动作结构、动作速度等方面与排球专项动作相同。(3)要遵循力量练习安排的顺序原则8力量训练中小肌群较

5、大肌群容易疲劳,为了保证大肌肉群的大负荷,必须在小肌肉群出现疲劳前,使大肌肉群受到训练。例如以负重蹲起训练腿部力量,达到相当重量或次数时,想要重点训练的股四头肌还没有达到疲劳程度,而腰背较小的肌肉已经不能坚持训练。所以训练时应注意采用适当方式避免这种现象产生,比如先采用其他训练方法,让股四头肌产生一定程度疲劳之后,再进行负重蹲起训练,如此使股四头肌先达到所需要的疲劳程度,或与其他肌肉同步疲劳,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同时,还必须考虑在相继的练习中不要使用同一肌群工作,以保证肌肉工作后有足够的恢复时间。(4)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排球力量训练实践中,主要采用的是动力性

6、练习的方法。肌肉处于动力性状态下进行的练习,力量可以得到很大的发展。静力练习曾经被认为是提高最大力量的有效手段,但是,现代训练理论认为,力量训练最显著的特点是与专项动作及素质特点相结合。静力练习可以有选择地训练某一肌群,可作为康复的一种手段,并且不需要复杂的器材等。等动练习可使运动员动作的任何阶段都表现出极限或接近极限的力量,可以达到其他负重练习达不到的效果。但目前并未在排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原因是尚无适合于排球运动员使用的专门器材。(5)注意青少年力量增长的年龄特点8-13岁,发展全身各部位一般力量,多用动力性练习,多用负荷为自身体重的练

7、习。这个时期主要通过肌肉组织的内协调去增加力量,不应该出现肌肉组织的肥大。男少年13-15岁是性发育的第一阶段,身高明显增加,采用对脊柱有负荷的力量练习时应特别小心。此时应采用轻器械的负重练习,如哑铃、轻杠铃等。这个时期可以通过增大肌肉体积和肌肉内协调两种途径来增长力量。16-18岁可以逐步承担最大的力量负荷。在整个少年阶段进行力量训练时,都要考虑到少年骨化过程尚未完成的特点,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区别对待。(6)安排力量训练应注意整体力量练习与局部力量练习相结合,发展大肌肉群力量练习与发展小肌肉群力量练习相结合,使身体各部分力量匀称发展,同时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引

8、起伤害事故。(7)练习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