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25658
大小:910.4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5-26
《“新旧交哄的激进时代”_以张之洞和存古学堂的“守旧”形象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13年第1期No.12013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ichuanUniverSity(SociMScienceEdition)总第184期SumNo.184§历史学研究§“新旧交哄的激进时代”:以张之洞和存古学堂的“守旧”形象为例郭书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清季朝野大体皆认同趋新的办学大方向。唯在野趋新士人中弥漫着对国家衰弱的焦虑情绪,以及急于追赶西方的紧迫感。在此氛围中,“守旧”成为晚清重臣张之洞及其晚年倡办的存古学堂在时人心中普遍留存的负面形象,与其自定位和办学实践形成鲜明对照。对相关面相的考察,可帮
2、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当时“学界”趋新程度的多层次差异,重建清季各种言说纷纭驳杂的动态历史图景,进而推进对那一时代的认知。关键词:张之洞;晚清新教育;舆论形象;保存国粹;存古学堂中图分类号:K25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0766(2013)01-0044.11在清季“新教育”的兴办进程中,尊西趋新的世风渐趋形成某种程度的“霸权”。朝野双方大体皆认同趋新的办学大方向,且实际分享共同思想资源。但对中学在“新教育”中的轻重缓急地位,双方有不小的分歧,这一分歧大约从光绪三十三年(约1907年)①开始日趋明显,原本是趋新程度的多层次差异却以新旧对立的形式在社会舆论中,在
3、资政院、中央教育会等政治舞台上显现出来。今之研究者若以“后见之明”为时人贴上或新或旧的“标签”固然不妥,但时人言说中确实存在的新旧分野无论如何不容忽视。这样的新旧界域在光绪末年的社会舆论中已相当分明,“新”与“旧”之间俨然已没有多少中间地带。而当时教育界(时人多称之为“学界”)又在整体的朝野对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广益丛报》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底刊发的《论新旧交哄为激进时代》一文,即相当有代表性。据该文作者的观察,自“吴樾之弹”和“徐锡麟之枪”两事件后,政府“仇视新党、构动疑狱。兼之晋人争矿权、苏浙人争路权、粤人争航权之风潮,其主动力多起自学界,不先不后,适当其冲,又为政
4、府所忌嫉、为朝旨所申斥。,守旧党乃动色相告日:科举复活矣!科举复活矣!不见夫举人进士之名、考优考职之榜绝而复续乎?不见夫存古学堂之奏准与夫丁未[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十一日之谕旨对于新学界贱之如土芥、恶之如寇仇、防之如匪党乎?盖已激成为新旧党交哄之时代也矣”。②存古学堂原是清季政府以学堂这一新形式保存国粹的尝试,是官方“新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对立面。@但在上引时人言说中,该校不仅被划归“守旧党”阵营,而且成为官方“践踏”、“仇视”和“防范”“新学界”的标志性举措。作者简介:郭书愚(1977一),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5、“清季民初的保存国粹办学努力——以存古学堂为中心的考察”(12FZS009);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清代的学术与教育及其近代转型”(skgt201204)①本文所用的清季史料皆为旧历,其中部分档案尤以旧历编排年月,叙述时不便精确对应到公历年月,以下所述皆依照当时人的作法和习惯出以清帝年号纪元及旧历日期,特此说明。②《论新旧交哄为激进时代》,《广益丛报》,第6年4期,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二十九日,“萃评”,1A一2B页。③详郭书愚:《四川存古学堂的兴办进程》,《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44万方数据郭书愚:“新旧交哄的激进时代”:以张之洞和存古学堂的“
6、守旧”形象为例2013年第l期存古学堂的首创者和主要倡办者正是晚清“新教育”体系的主要谋划者和实施者——张之洞。张氏晚年保存国粹的办学努力以兴设存古学堂为大端,当时颇受“学界”和舆论关注,被普遍视作其晚年“守旧”(或“由新转旧”)的主要论据。这一“守旧”形象与其自定位和实际办学观念明显歧异。张氏去世后,中央政府与在野士人在办学方面一致趋新却尖锐对立的情形仍在延续。相关面相一直少有专题研究。关晓红教授曾专文考察张之洞主管期间学部“办事方针出现从锐进而缓行、由创新而复古的变化”,其中有专节论述张氏的保存国粹举措及其去世后在中央政府“余威犹在”的情形。①罗志田教授在比较清季“民
7、间的古学复兴与官方的存古学堂”时,侧重当时朝野双方保存国粹观念趋同的面相,并指出,张之洞去世后舆论对其晚年由趋新转为保守的看法“影响久远,类似观念之余波迄今可见”。②桑兵教授将“张之洞之死作为研究的起点”,专文考察当时舆论的反应,意在“深究各方的态度,进而考察重要人物的离去所引起的政局和社会波动”。桑先生并指出,张之洞死后,舆论对其“盖棺论定的看法,一般并未进入研究者的眼界”。③笔者曾尝试疏理清季在野一方质疑和批评官方兴办保存国粹学堂努力的相关史实。④本文以相关档案和当时报刊、时人文集等第一手资料为基本依据,初步考察清季趋新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