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16381
大小:5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6
《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趣的发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趣、著等9个生字,会写百、达等10个生字,认识“车”字旁,能用生字组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1.会认趣、著等9个生字,会写百、达等10个生字,认识“车”字旁,能用生字组词;2.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学难点:初步懂得生物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下来的道理,学习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学准备:PPT教学
2、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一)板书“有趣”,提问学生“有趣”是什么意思。(好玩,有意思。字典,能引起人的好奇心和喜爱。)(二)导入课题: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一起齐读课题。(PPT出示课题,同时板书“的发现”)二、认读生字(一)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反、考是三声,存、死是平舌音,著、察、容是翘舌音,因、淹是前鼻音,而是儿化音,容是后鼻音】(二)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三)出示生字词1.一行一行出示2.两行两行出示3.打乱顺序(四)读课文三、品读课文(一)布置任务,小组自学1.读课题2.请学生就课题提问3.PP
3、T出示问题:①谁的发现?②有趣的发现是什么?③这个有趣的发现有趣在哪里?4.布置学习任务:现在给2分钟给你们在四人小组里,讨论讨论问题的答案。一会儿,请小组代表来发言。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是提问能手,答题能手。(二)精读课文,解决疑问1.小组交流答案,教师引导理解课文(1)谁的发现?(达尔文,在第一自然段)①谁来介绍介绍达尔文?(指名)②解释著名:有名;达尔文生活在一百多年前的英国,但是到今天全世界的人都记得他的名字。③30秒快速记忆:达尔文是多少年前的?是哪国的?是著名的什么家?(一百多年前,英国,科学家)④齐读(2)有趣的发现是什么?(
4、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在第二自然段)(指名读,齐读)①师随机归纳,师生边对话,边出示图片。师:也就是说达尔文发现岛上的昆虫只有哪两种?(翅膀特别大的昆虫———例如:蝴蝶、蜻蜓等。出示蜻蜓的图片;没有翅膀的昆虫———例如:蚂蚁、蜘蛛、毛毛虫等。出示贴蚂蚁的图片)②读第二句话③用“要么……要么……”造句(指名学生回答,师相机指导)④读第二句⑤在哪里发现的?(在海洋中的一个小岛。在第二自然段,随机朗读课文)⑥解释“考察”:PPT出示意思,全班齐读,再读第二自然段。⑦奇怪是什么意思?(感到出乎意料,难以理解)⑧如果你看到这样
5、的景象,你觉得奇怪吗?(奇怪)你会有什么疑问?(表扬爱思考)(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过渡句师:同学们,达尔文看到岛上只有这两种昆虫,感到很奇怪。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板书大问号)如果你是达尔文,你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是啊,达尔文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他经过努力也总算找到了答案。答案是什么?达尔文又是怎么找到答案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完成两个任务:①用波浪线把产生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划下来;②划出达尔文找答案的词语或者句子。可以和同桌相互讨论讨论。2.学生读书,同桌讨论3.师生交流(
6、1)交流问题①①指名学生回答,齐读。②演一演(a)请三个学生分别扮演三种昆虫,其他同学扮大风师读:“岛上经常刮大风”,其他同学一起挥手做动作扮大风吹起来。师示意风停,师随机采访台上的蝴蝶小姐/蜜蜂先生和蜘蛛先生:“这么大的风,您怎么办?”(表演的学生答,其他同学读课文里相应的句子)(b)小组扮演3种昆虫和大风1-2组扮蝴蝶3组扮演蜜蜂4-5扮演蜘蛛1-2扮演蝴蝶时,其他同学扮演大风,并读出课本里相应的句子,依次类推。③齐读原因④用“因为……所以……”说原因(指名说,齐读)⑤引导体会“适者生存”的道理,相机板书师:看到这些原因,我们可以得
7、出什么道理?(适者生存,适应了岛上的大风天气才能生存下来)(2)交流问题②①指名学生找出句子师:别看“适者生存”这个道理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达尔文可是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的。谁来说一说他是怎么找到的?(指名说,齐读)②理解“反复”、“比较”的意思“反复”:“反”翻转,原指手心翻转;“复”回来。即翻过去又回来,意味着一次又一次。“比较”: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达尔文并不是只捉了一种昆虫,而是捉了许多昆虫,一一进行比较。有翅膀特别大的,也有没有翅膀的……③小结达尔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科学精神。(齐读句子)④师小结板书:达尔文“发现问题
8、”经过反复的“观察比较”,也就是进行科“科学研究”,终于“找到答案”。(四)第四自然段1.过渡句:那么这个发现有用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读第四自然段)2.指名回答,师做课外补充。3.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