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14308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26
《大班《走进图书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班幼小衔接:走近图书馆 设计思路: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多方面学习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在阅读活动中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特别是升入大班即将入学的幼儿来说,他们开始认识一些图书中的画面、声音与意义的关联性,并尝试着进行自我展现于表达,这些基础能力的养成,将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 活动总目标: 1、喜欢参与阅读活动。 2、理解图书的主要内容。 3、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4、在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基础上,能够做到尊重他人的观点,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一:你去过图书馆吗? 作
2、为教师,在开始设计活动时要强调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了解幼儿已经知道了什么?想要知道什么?以及能够知道什么?有了这样的思考后,教师才能够在教育活动设计思考上做到有的放矢,为此,在图书馆活动的初始阶段,可以与孩子进行交谈,目的就在于此,同时促进幼儿观察能力与倾听、理解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能细致观察,并发现借阅章的主要特征及来源。 2、能有意识的注意倾听。 教学准备:从图书馆借阅的图书一本、绘画纸笔、PPT。 教学过程: 一、教师呈现问题: 1、指着借阅章问幼儿:“小朋友,这是什么?” 2、通过PPT放大印章,方便幼儿观察:“这本书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3、印章?” 二、组织幼儿讨论:(分析幼儿对图书馆的已有知识) 1、图书馆到底是干什么的地方? 2、哪些小朋友去过图书馆? 3、在图书馆中你看到了什么? 活动二:去图书馆要准备什么? 如果孩子们对活动一充满了强烈的探索欲望,非常迫切想去图书馆看一看,教师就要认真分析思考对将要进行的参观活动进行价值判断,思考问题:一是在整个参观活动中能够体现孩子哪些能力水平;二是用什么样的策略能够促进孩子这些能力的发展,参观活动可交予家长共同进行,在此之前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做出计划,在引导家长参与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孩子阅读能力培养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能积极预想,提
4、出问题。 2、初步尝试围绕参观获得作初步计划和进行简单准备。 教学准备:与家长共同做好记录准备。 教学过程: 一、向幼儿交代参观图书馆的任务,引导幼儿制定参观方案: 1、到图书馆你们想看什么? 2、用什么方法记录自己看到的? 3、在参观过程中打算问什么问题?问谁?怎样去问? 二、教师向家长展示上海各大图书馆的资料。 活动三:图书馆的样子我知道 教学目标: 1、能够在多种形式的表达中进一步了解图书馆。 2、感受几种不同的记录方式。 教学准备:各种记录材料、记录展板。 教学过程: 一、介绍: 1、鼓励幼儿间互相介绍,观看自己的参观过程与记录。
5、 2、将自己的记录按照不同的记录形式张贴在相应的展板上。 二、幼儿讲述:(经验总结)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用什么方式记录的? 3、你想问的问题得到了什么样的答案? 三、幼儿自由观看展板与记录。 活动四:图书馆的名字我来起 在参观活动后,观察孩子对图书区域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愿意将参观获得的经验进行迁移,是否增强了关注图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已有经验为图书馆起名字。 2、能够在教室鼓励下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会倾听并采纳的意见建议。 教学准备:纸笔、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向幼儿交代任务: 1、提议办个图书馆起个响亮好听的
6、名字。 2、提问引发幼儿讨论:给图书馆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怎样才能在小朋友起的很多名字中推选出大家都认为可以的名字? 二、提出分组取名的建议,鼓励幼儿自愿结合成小组。 三、选出并展示最终结果。 活动五:宣传海报真漂亮 在图书馆的名字确定之后,教师可以观察孩子们表现,如果教师极少再听到孩子谈论关于图书馆的话题或孩子对图书馆的兴趣渐渐退去的话,可以再深入思考下面再进行什么样的活动来引导孩子再次进行深入学习。 教学目标: 1、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宣传海报的设计。 2、初步尝试能够按照计划做事。 教学准备:共同收集各种宣传海报。 教学过程: 一、交流
7、沟通: 以“设计师”角色身份引发幼儿进行简单的相互沟通。 二、设计海报: 1、依照孩子自己的设计草图讲一讲你设计的海报。(进行经验的梳理与分享) 2、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3、海报设计展示并投票选出一张“最受欢迎的海报”。 活动六:小小借书卡 在孩子们有兴趣玩图书馆的游戏后,教师可以仔细观察幼儿在玩的时候出现了什么问题:可以让幼儿一起画画设计一张属于自己的图书卡并提议做好图书借阅的记录表。 幼儿姓名 书籍名称 所借时间 归还时间 是否完好 活动七:教师、家长、孩子一起看 家长与孩子一对一的阅读方式,可以建立起一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