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7613967
大小:584.43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5-26
《彭明辉-〈现代南方学术网络的初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9期2008年5月,頁51-84現代中國南方學術網絡的初始(1911-1945)*彭明輝**現代中國的南方學術網絡,係指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包括後來的東南大學、中央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教授為主體的文史學者們,包括:柳詒徵、吳宓、竺可楨、劉伯明、徐則陵等人;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的學者們,包括:張其昀、繆鳳林、陳訓慈、向達、鄭鶴聲等人;以及在治學取向上接近南學的文化保守主義者,如:王國維、呂思勉、張蔭麟、蔡尚思、湯用彤、陳寅恪、錢穆等人。在現代中國史學的有關研究中,北方學統無疑較受青睞,不論從北京大學國學門發展下來的北大國學傳統,或從現代學科體制論析現代中國
2、史學的建立;甚或討論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包括古史辨運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本文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下完成,〈現代中國史學的南方學術網絡(1911-1945)〉(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5);編號NSC93-2411-H-004-024,執行期限:2004.08.01-2005.07.31;計畫主持人;完成日期:2005.10.28;94pp;53,375字,部分內容曾以〈現代中國史學南方學術網絡的形成(1911-1945)〉(TheSouthernAcademicNetwork”ofModernChina’sHistoriography(19
3、11-1945))為題,發表於“TheWritingofHistoryin20thCenturyEastAsia:BetweenLinearTimeandtheReproductionofNationalConsciousness”(Leiden:ChineseDepartment,ModernEastAsiaResearchCentre,June4toJune7,2007);於《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發表前,承蒙兩位匿名審查者提供寶貴建議,均已採納修訂,特此申致謝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5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9期言研究所代表的史料學派,北方學統的研究可謂漪歟乎盛哉
4、,而有關南方學統的研究則寥若晨星。這一方面固然是北方學統在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處於領導性的地位,且相關論題所引導的風潮,較受史學工作者重視。有關南方學術網絡的研究,向來較受忽略,雖然在有關北方學統的研究中,部分論著亦帶及南方學術網絡,但大抵均屬陪襯性質,或視之為主流學術的反對者。本文論析現代中國南方網絡的諸種面向,冀期建構南方學術網絡的可能性。關鍵詞:北方學統、北大、南方學統、南方網絡、南高、學衡派一、引論在現代中國學術的發展過程中,北方學統無異較受研究者重視,本文所謂北方學統,係指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以及以北方學統為中心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由
5、於長期以來,北方學人在現代中國學術史上較受研究者青睞,不論從北京大學國學門發展下來的北大國學傳統1,或從現代學科體制論析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2;甚或討論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包括古史辨運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相關研究,我們發現北方學統的研究可謂漪歟乎盛哉,而有關南方學統的研究則寥若晨星。這一方面固然是北方學統在現代中國學術的發展過程中,一直處於主導性地位,且相關論題所引發的風潮,較受史學工作者重視。一般研究現代中國史學的論著,大抵以影響較大的主流為討論重心,如古史辨運動和中國社會史論戰等主題,即為史學工作者較注意之焦點;個別史家的研究,亦較獲青睞。1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
6、興起——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1922-192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9)。2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現代中國南方學術網絡的初始(1911-1945).53.無可置疑的,古史辨運動是現代中國史學發展過程中,第一個引起討論的主題。美國漢學家LaurenceA.Schneider教授《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KuChieh-kangandChina’sNewHistory),是第一本研究古史辨運動的專著,此書從走向民間的觀點,強調古史辨運動與民俗運動之間的關係3,局部地代表了美國學者從事近代中國研究
7、的觀點;王汎森教授《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論析清季今文家的歷史解釋,與古史辨運動的一脈相承,見解鞭辟入裏4;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以雞尾酒式論述,探討古史辨運動在現代中國史學所扮演的腳色,在方法論的檢討上,著重清代樸學對古史辨運動的影響,以及白話小說研究在古史討論時的彼此相互為用5;陳志明先生《顧頡剛的疑古史學——及其在中國現代中國思想史上的意義》,以顧頡剛為中心,探討顧頡剛各階段的疑古史學6。這些著作大抵為古史辨運動的形成及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