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

ID:37603708

大小:267.31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5-12

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_第1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_第2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_第3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_第4页
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方法和技巧综观近几年高考卷出现的题型,大致可以归为三类:一是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即写什么;二是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即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后一类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三是审美鉴赏性试题,审美鉴赏性试题,属于文学评论中的一种,是读者在选定的评论角度对作品作出的观点和看法,阅读者的看法也就是短文赏析的中心论点。这类题型要求能分辨出文章语句段的表现技法,领悟其表达技巧,审视他的艺术效果,把握他的独特风格,进而进行富有个性的鉴赏。一般来说题目只会要求从某个方面(或主题、或构思、或艺术特点等)

2、来进行赏析。写作时只能紧扣一个方面,从某一角度赏析,选准角度,不求面面俱到。解答此类阅读题的步骤及方法一、整体把握文意:首先,在把握文章主旨或作者观点和态度的时候,应该仔细阅读,捕捉有效的答案信息,对关键词句用笔划下来,一般来说,此类文章的主旨多在议论性或抒情性的语句里,记叙性、描写性的语句没有主旨句,因此应引导学生学会找以上类型的语句。鉴赏散文时首先要努力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行文线索、感情脉络,特别是文章的主旨,从而能尽快地剥去散文的看似凌乱的“形”。因此在阅读时,首先要读出文章大致的观点(文章情感、段落中心句子等),划出层次结构,这样才能使其后问题的解答有的放矢。如《黄》第

3、1题:综观全文,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反复提到“宁静和沉稳”(分条简述)?综观全文,要先从整体把握,全文共有五处提到“宁静和沉稳”,这一反复写到的作者在黄帝陵面前所获得的“心境”自然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切感受,也是文章的线索和主旨所在。与“宁静和沉稳”相反的是在②段中作者还提到“喧嚣”、“疯狂”和“虚妄”,以及④段中“秦、汉、唐、明、清五大王朝几十位皇帝的陵墓”“没有任何一个帝王能使我产生那种沉稳和宁静的心境”,于是⑧段最后作者写到“我在注目……黄土冢时,似乎感知到每一片草叶浸洇到胸膛里的神圣的灵光,同时也自觉地接受先祖灵光的洗礼”。通过整体把握,我们不难领悟这篇文章的主旨,那就

4、是通过写拜谒黄帝陵,能让人们忘却喧嚣、疯狂和虚妄,蔑视强权,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与洗礼,从而表现作者对现今社会喧嚣、浮躁的反感,对和谐、宁静的追求。正如答案所说的“它是文章的文眼.既突出了主旨,又使文章结构清晰,内容浑然一体”。散文中的人、事、物、景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它们都是紧紧围绕“神”来组织的。所以同学们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其次,要学会找出各段的中心句、概括句,它们的位置一般在各段的段首或段末,有时也在句中。再次,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找出文中的过渡句、线索句,一般来说,反复出现在文中的句子,这样的句子不是

5、主旨句便是线索句,其作用往往有以下几方面:贯穿全文,使行文脉络清晰,一唱三叹,强化主题,表达作者的情感。二:命题类型:(一)对“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的题根据该语句在文中的位置(在文首或段首、文中或段中、文末或段末、),联系上下文或文章的主旨来作答,尽量多用原文或整合原文语句作答。[例四]: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

6、怎么得了。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而有自知自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色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1998年全国高考题)2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吃惊?答:因为没几

7、天便是立秋28.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析:从试题中我们看到,答案都是原文中的语句,并且在所提问题所在的附近,也就是说体现了上面的答题原则。答题时,我们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要明白命题者的问题出现在原文的哪个位置,在这个位置的附近找信息源,确定中心语句,把它摘取出来,看它适合答题技巧的三种方法中的哪一种,然后加工组合。(二)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作用)”题,结合原文信息和所学语文知识进行解答。1998年考查点为反复、衬托。1999年考查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